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一)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

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

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

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遵循天地人三才的道理,承受君王家族的亲近关怀。
大禹的功绩遍布天下,商朝的法度交付给亲人伦理。
和谐的乐章《调露》永存,秋天的诗词仍然新颖。
家族分支繁衍百代,优先推崇兄弟情深如棣花春意浓。

注释

继体:遵循。
三才:天地人。
理:道理。
承颜:承受君王的恩泽。
九族:家族成员。
亲:亲近。
禹功:大禹的功绩。
海内:天下。
殷历:商朝的法度。
天伦:亲人伦理。
调露曲:《调露》乐章。
常在:永远存在。
秋风词:秋天的诗词。
尚新:仍然新颖。
本支:家族分支。
方:正。
百代:百世。
棣华:棣花,比喻兄弟情谊。
春:春天,寓意生机和温暖。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功德与美好品质的挽歌。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展现了对君主的深厚哀思和无尽赞誉。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两句表达了皇帝继承先祖遗志、维系天下万物生灵,以及与九族血脉相连的深远关系。"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则强调了皇帝像古圣先贤一样,有着伟大的治国才能和德泽传承。

接下来的"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皇帝不仅治理国家有方,而且文艺才华横溢,连秋天的微风都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

最后,"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则是对皇族基业长存和皇帝英明神武、先于常人洞察时机的肯定。"棣华春"象征着繁荣昌盛的景象,是对未来美好祝愿的表达。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辽阔,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二)

月落宫车动,风凄仪杖闲。

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

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

圣情悲望处,沈日下西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三)

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

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

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

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有溪竹秋月亲情多往宿游恨不得去因成四韵兼简洛中亲故之什兼命同作

别墅洛城外,月明村野通。

光辉满地上,丝管发舟中。

堤艳菊花露,岛凉松叶风。

高情限清禁,寒漏滴深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辈黄衣颔亦黄。

蹴踏青云寻入仕,萧条白发且飞觞。

令徵古事欢生雅,客唤闲人兴任狂。

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