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州和李长孺

朔风吹雨湿征衣,卿月西升伴紫微。

出塞未经榆眼白,宿师先喜麦头肥。

宝刀尚可屠龙去,锦字何缘寄雁归。

犹学骚人工索句,品题香草咏菲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北风吹着雨打湿了行人的衣服,明亮的月亮升起在紫色的天空中。
还未到达边塞就已看到榆树叶子变白,驻扎军队时首先感到欣慰的是麦子长得肥美。
我手中的宝刀依旧锋利,可以斩杀恶龙,但如何才能让写有信件的锦书随大雁归乡呢?
我还在学习像屈原那样寻找诗句,品味和赞美花草的芬芳。

注释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征衣:行人的衣物。
卿月:明亮的月亮。
紫微:古代星官名,这里指代天空。
榆眼白:榆树叶变白,暗示季节变化。
麦头肥:麦子长势良好。
宝刀:珍贵的刀。
屠龙去:比喻斩除强大的敌人。
锦字:精致的信笺。
雁归:大雁南飞,象征传递书信。
骚人:指诗人,如屈原。
索句:寻找诗句。
香草:象征美德或美好的事物。
菲菲:形容花草的香气。

鉴赏

朔风吹雨湿征衣,卿月西升伴紫微。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朔风"指的是北方边疆的风,给人以苍凉之感;"卿月"则是诗人对明月的亲切称呼,"西升"和"伴紫微"共同营造出一幅夜晚星空下的景象。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边塞行吟时的孤独与苍凉。

出塞未经榆眼白,宿师先喜麦头肥。这两句则转向军旅生活和农事,"出塞"意味着出了边塞的战场;"榆眼"即榆树的花,通常是春天才会开放,这里说它尚未白,即春意犹浓,时间还在初春。"宿师先喜麦头肥"则表达了军中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宝刀尚可屠龙去,锦字何缘寄雁归。这两句通过宝刀和锦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不甘平庸。"宝刀"象征着力量和勇气,而"屠龙"则是比喻超越困难、战胜强敌的意志;"锦字"指的是书信中的华丽文字,"何缘寄雁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通过书信传递情感的渴望。

犹学骚人工索句,品题香草咏菲菲。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古代辞赋大师——骚人(指楚辞)的学习和追求。"犹学"表明了诗人对骚人的敬仰和不断学习的态度;"工索句"则显示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精益求精。而"品题香草咏菲菲"则是说诗人品味着如香草般细腻的词藻,吟诵出淡雅若隐若现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边塞军旅生活和自然环境,还反映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英雄事业的向往。这是一首充满深意且情感丰富的边塞行吟之作。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和张亨泉宴鹿鸣

平生湖海独元龙,门作丹梯倚太空。

还我蛾眉千顷月,借渠羊角一帆风。

文随脚迹机难活,学到源头理自通。

何代不生田表圣,诸君切在敏前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张周玉访别

白露下百草,年光惊易徂。

邮亭人折柳,别浦雁衔芦。

社瓮应藏酒,秋盘好斫鲈。

贤渠陶靖节,晚岁觉迷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和张周玉峨眉山行

支筇更上最高峰,浮出修眉翠扫空。

雪汁半消岩路口,苔衣倒挂树林中。

异禽语已非人世,香草名应系国风。

晚色渐侵衣袂冷,恍疑身在蕊珠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李宪使(其二)

比岁兵戈息,山民幸有秋。

麦畦翻雨种,瓜圃带霜收。

墐户夕熏鼠,荷蓑晨饭牛。

使家廉到骨,清议在锄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