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牧集

谗佞当面唾,轻生不得殳。

去邪空有志,嫉恶奈无徒。

后世名垂远,当时道亦孤。

荒斋独怀感,残日照庭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谄媚小人当面唾骂,轻视生命无法拿起武器。
想要铲除邪恶只有决心,但憎恨恶势力却无人相助。
后世会流传我的美名,而当下却孤立无援。
独自在荒凉的书斋中感慨万分,夕阳余晖洒满庭院的荒芜之地。

注释

谗佞:指谄媚阴险的小人。
唾:吐口水,这里比喻侮辱。
殳:古代的一种兵器。
去邪:去除邪恶。
志:决心。
无徒:没有帮手。
后世:未来的时间。
名垂远:名声流传长远。
道亦孤:道义上也显得孤独。
荒斋:荒废的书斋。
庭芜:庭院中的杂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对唐代诗人杜牧作品的读后感。诗中表达了对杜牧敢于直言,斥责谗佞,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惜直言的性格赞赏。"谗佞当面唾"描绘了杜牧面对邪恶小人的果敢,"轻生不得殳"则暗指他为了正义不惜牺牲的决心。然而,"去邪空有志,嫉恶奈无徒"又揭示了他所处环境中的孤立无援,尽管有除恶的决心,但缺乏有力的支持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杜牧身后声誉的评价,"后世名垂远"预示他的名声将流传久远,"当时道亦孤"则强调他在当世的孤独坚守。最后,"荒斋独怀感,残日照庭芜"以个人的静思和庭前荒芜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杜牧深沉的敬仰与共鸣,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感慨。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杜牧之名,抒发了对忠诚正直者的敬佩与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读清塞集

立意造平淡,冥搜出常情。

何人知所得,后世谩传名。

云树饥猿断,冰潭片月倾。

如无子期听,绿绮为谁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读楞严经

案上楞严典,时看浣病愁。

阶闲移短影,窗冷值高秋。

眼病花无果,心狂照失头。

指空期识月,认指更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偶成

世态如轮转,劳生岂定期。

否终还受泰,乐极又生悲。

商代尊伊尹,秦庭戮李斯。

未能知幻化,安得證无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宿山院

一宿无尘境,相留静话长。

秋声归古木,月色满空廊。

岚气侵衣润,溪泉漱齿凉。

终期整瓶锡,来此掩闲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