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圆史宰受荐

五剡乃脱选,通籍入金闺。

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猎英奇。

近世流风薄矣,强者立跻霄汉,弱者困尘泥。

流水伯牙操,底处有钟期。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

春风桃李满县,当路几人知。

五马宏开公道,一鹗首旌治最,迟乃速之基。

不枉受人荐,更看荐人时。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宋词是徐鹿卿所作,以"水调歌头"为词牌,表达了对圆史宰受荐的赞赏与感慨。词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选拔人才的初衷,强调祖宗设立制度的本意是为了寻找杰出的人才,但随着时间推移,社会风气变得浮薄,强者容易飞黄腾达,而弱者则处境艰难。这里引用了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暗示知音难觅。

接着,词转向对圆史宰的赞扬,他在政治上治理有方,使得百姓安宁,官吏不敢欺诈。他的政绩如同春风般温暖,却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五马宏开公道"象征公正的推行,"一鹗首旌治最"则赞美他治理成绩显著,然而赞誉来得晚,实则是厚积薄发的基础。

最后,词人认为圆史宰的才华不应被埋没,他的受荐并非偶然,而是因为真正识人者的慧眼。这表达了对公正选拔和识人者的敬意,同时也揭示了推荐人才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比和比喻,既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也赞扬了圆史宰的政绩和推荐者的眼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沉的人才观。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快阁上绣使萧大著

廊庙补天手,夷夏想威名。

上前张胆明目,倾倒汉公卿。

二百年来章贡,前赵后萧相□,今古两豪英。

四海望霖雨,可但总祥刑。自儿时,文字里,已心倾。

魁躔邈在霄汉,薄宦偶趋承。

山见崆峒秀丽,水见玉虹清绝,犹愿见先生。

寄语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寿林府判

别驾映旋轸,父老绕称觥。

西风底事于役,造物岂无情。

知道神生崧岳,大庾岭边和气,未足助欢声。

小试活人手,详谳命公行。赣滩石,青原雨,快阁晴。

西江一带风物,尽把祝长生。

福与此江无尽,寿与此江俱远,名与此江清。

江水直到海,公亦上蓬瀛。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汉宫春(其一)和冯宫教咏梅,依李汉老韵

庾岭梅花,到江空岁晚,始放南枝。

岂徒冰雪蹊径,不受侵欺。

孤高自负,尽炎凉、变态无期。

便瘴雨、蛮烟如许,淡妆也不随时。

未肯移根上苑,且竹边院落,月下园篱。

除却西湖句子,此后无诗。

向□红紫,要十分、妩媚因谁。

算只有、天怜清苦,纷纷蜂蝶争知。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汉宫春(其二)重和

吏隐南昌,问盘根几世,长子孙枝。

仙风道骨如此,信不吾欺。

素姿倾国,□难昏、坐觉愆期。

算好与、水仙作配,又还恨不同时。

岁晚寻盟有几,早兰辞湘浦,竹谢东篱。

自向月中弄影,雪里评诗。

角声吹动,这一天、清兴关谁。

刚唤起、赤松孤竹,此心惟许君知。

形式: 词牌: 汉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