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其一)

定谥芳声远,移封大国新。

巽宫尊长女,台室属良人。

河汉重泉夜,梧桐半树春。

龙轜非厌翟,还辗禁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和哀悼公主的挽歌,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诗人以“定谥芳声远”开篇,表达对已故公主美好名声永存的赞美之情。接着,“移封大国新”则描绘出公主尊贵的地位和她所承载的国家荣光。

“巽宫尊长女”一句,通过对皇宫的称呼和对公主尊贵身份的强调,突显了公主在皇族中的地位。紧接着,“台室属良人”则表明公主不仅出身高贵,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爱戴。

“河汉重泉夜”这一句通过对夜晚星空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深邃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梧桐半树春”则以梧桐树为象征,表达出公主虽然去世,但她的精神和影响依然如同初春时节的梧桐之美好。

“龙轜非厌翟”这一句通过对车轮声响的描写,隐喻了公主生前的威仪,而“还辗禁城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公主所乘坐的车辆能够再次回到皇宫之内,虽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但反映出诗人的哀悼之情。

整首挽歌通过对公主生前地位、品德以及逝去的哀悼,展示了诗人对已故公主深切的怀念和尊崇。同时,这也体现了韩愈擅长于运用丰富意象和情感表达来构筑一首精美绝伦的挽歌。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其二)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夫族迎魂去,宫官会葬归。

从今沁园草,无复更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寒食直归遇雨

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

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

不见红毬上,那论綵索飞。

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游城南十六首(其十)题韦氏庄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

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

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答张十一功曹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