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

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

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

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超脱尘世的香界,佛塔并非凡俗之相。
登高远望,令我惊叹其孤独崇高,披拂之间感受其雄伟壮丽。
言语如鸟之双翼,翱翔于广袤虚空之上。
忽然间感到自身与世隔绝,仿佛形神合一,成为主宰。
宫殿如门户在眼前,山河如屋檐下延伸。
秋风昨夜吹过,秦地边塞显得格外清朗开阔。
千里大地一片苍茫,五陵遗迹相互辉映。
身处盛世,我深感自己不如阮籍洒脱,做个小官也懂得谨慎防范。
想要贡献却无从入手,如此情境,只能任由心神游荡。

注释

香界:指超脱世俗的仙境。
浮图:佛塔。
骇:惊叹。
披拂:形容动作轻盈,如风吹动。
言:比喻言语或思想。
迥出:远远超出。
斯:这。
游放:自由自在地游历。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慈恩寺浮图的景象和心境。开篇“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即点出了主题,香界是佛教中的清净国土,这里用来形容慈恩寺的庄严与神圣。而“浮图”则是指寺庙中的佛塔,或许是指某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泯群有”和“岂诸相”则表明这种景象超凡脱俗,令人赞叹。

接着,“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展示了诗人登临之时的心情与所见。骇然是因为高峻的景象而生出敬畏之心,而“披拂欣大壮”则显示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心胸。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登临的体验比作长出羽翼,飞跃于虚空之上,这里蕴含着诗人追求超脱尘世、通向高远境界的情怀。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则是说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中,诗人才觉察到自己的身体似乎与世间隔离,而精神却达到了至尊的状态。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描绘了从高处所见的壮丽景色。宫阙、山河都在眼前展开,如同是为诗人而设的天然画卷。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则转入秋日之感。秋风给人以萧瑟之感,而“秦塞”,即古代边塞,也因秋风而显得更加寥廓。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中,“千里何苍苍”形容长途的荒凉与辽阔,而“五陵郁相望”则是说五座古墓(即汉高祖刘邦等五位帝王之陵)在视线内交错,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中,“盛时”指的是繁华的时候,而“惭阮步”则表达了对过往辉煌时代的回忆与反思。而“末宦”,即晚年或晚景,诗人在此表露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防备之心。

最后,“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则是说既然功名利禄都已无从追求,那么就让自己随遇而安,游于自然之中吧。这里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与自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峻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越尘世的内心世界,以及面对历史沧桑时所表现出的哲思。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同敬八卢五汎河间清河

清川在城下,沿汎多所宜。

同济惬数公,玩物欣良时。

飘飖波上兴,燕婉舟中词。

昔陟乃平原,今来忽涟漪。

东流达沧海,西流延滹池。

云树共晦明,井邑相逶迤。

稍随归月帆,若与沙鸥期。

渔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

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

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

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

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同群公出猎海上

畋猎自古昔,况伊心赏俱。

偶与群公游,旷然出平芜。

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鹰隼何翩翩,驰骤相传呼。

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

高鸟下骍弓,困兽斗匹夫。

尘惊大泽晦,火燎深林枯。

失之有馀恨,获者无全躯。

咄彼工拙间,恨非指踪徒。

犹怀老氏训,感叹此欢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同群公秋登琴台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

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

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

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

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

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

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飙。

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

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

兀然还复醉,尚握尊中瓢。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