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

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

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

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

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远游让我感到惆怅,这次欣赏让我明白我的道路依然存在。
老朋友情深意长,深夜里的话语充满辛劳和真诚。
东亭显得空旷,无论早晚都景色宜人。
台阶临近水边,门窗正对着郊外的原野。
更何况在穷尽周遭探索时,我们愉快地讨论学问。
树荫下琴瑟悠扬,月光洒满清酒杯。
银河映照着飞翔的大雁,野外篝火照亮了荒凉的村庄。
面对这一切,我更加忧郁,思绪飘向遥远的故乡。

注释

远游:长途旅行。
怅:惆怅。
兹:现在。
吾道:我的道路。
款曲:深情。
辛勤:辛劳。
东亭:东边的亭子。
寥寥:空旷。
阶墀:台阶。
洲渚:水中的陆地。
矧乃:何况。
怡:愉快。
瑶瑟:美玉装饰的瑟。
清尊:清酒杯。
明河:明亮的银河。
野火:野外的火光。
愁予:使我忧虑。
故园: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不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开篇便设定了诗人的心境,远行游历中感到的孤独与不快乐,以及对自己所走道路的肯定和珍视。这种矛盾的情绪为后文的情感流露奠定了基础。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这里的“款曲”形容诗人与旧友之间的情谊深厚,而“辛勤清夜言”则透露出他们对话时的认真和投入。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密朋友情感的珍惜。

“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东亭作为一个具体的地标,被赋予了寂寞与辽阔之感。同时,“佳境”二字,则让人联想到诗人所处的环境美好,却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这些景物描写,通过对空间距离的刻画,让读者感受到诗人身处的环境氛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那些时光中与友人们共同探讨问题的情景。这种对话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情感的流露。

“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夜晚的寂静中,树影婆娑,月色清幽,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让人感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之美好与宁静。

“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所观察到的生动画面,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某种孤独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最后,“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在这样的美好景致中,诗人的愁绪之情却更加深重。他对故土的怀念充满了整个心灵,这种情感的强烈几乎让人感到一种悲壮。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游子对于家乡和过去美好时光深切的思念。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旅途中情感寄托的一种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同群公出猎海上

畋猎自古昔,况伊心赏俱。

偶与群公游,旷然出平芜。

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鹰隼何翩翩,驰骤相传呼。

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

高鸟下骍弓,困兽斗匹夫。

尘惊大泽晦,火燎深林枯。

失之有馀恨,获者无全躯。

咄彼工拙间,恨非指踪徒。

犹怀老氏训,感叹此欢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同群公秋登琴台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

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

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

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

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

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

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飙。

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

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

兀然还复醉,尚握尊中瓢。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

郑侯应悽惶,五十头尽白。

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

与语多远情,论心知所益。

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

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

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

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