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三首(其二)

西抹东涂老不禁,芙蓉洲畔更浮沈。

数茎半黑半丝发,一寸忧晴忧雨心。

乌馓且欣将淅玉,红莲何翅已抽簪。

小臣献谷秋尝了,深密山林可访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雨后景象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春雨滋润后的生机与美丽。

"西抹东涂老不禁,芙蓉洲畔更浮沈。" 这两句描写了春雨如同细腻的画师,将大地和山川涂抹得更加鲜活,芙蓉花在水边显得更加繁盛。

"数茎半黑半丝发,一寸忧晴忧雨心。" 这里的“数茎”指的是几棵植物,“半黑半丝发”则描绘了它们的新芽初生,既有黑色的嫩尖,也有白色的细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更新的关怀和喜悦。

"乌馓且欣将淅玉,红莲何翅已抽簪。" 这里“乌馓”指的是乌黑发亮的水面,“淅玉”则是形容春雨如同珍珠般落下;“红莲何翅”则描绘了荷花初放,颜色鲜艳,而“已抽簪”则是说荷花已经长出了一些尖锐的部分。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发的画面。

"小臣献谷秋尝了,深密山林可访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小吏,对收成的喜悦,也透露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探索之心,愿意在深邃的山林中寻找心灵的栖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春天的雨水描绘得生机勃发、色彩斑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喜雨三首(其一)

古佛炉前一炷香,神龙夭矫挂空苍。

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

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

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喜雨和史司直二首(其二)

檐溜终宵稍慰心,更须三日始为霖。

云雷尚觉经纶狭,暑雨犹疑咨怨深。

不假溟鲲能激水,何须垤鹳解知阴。

回头谷口耕樵侣,辜负盟言愧断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喜雨和史司直二首(其一)

六丁海面揭封回,天上屯云撮得来。

连月不曾听澍雨,今年方始见轰雷。

定知水畎移秧插,底用泥涂把谷栽。

闻说君王勤露祷,固应妖魃不能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喜雨和赵右司

车水耕田正闵农,夜来好雨一犁通。

相近可是须群望,陟降元来即上穹。

击壤何曾知帝力,观风谁与达天聪。

见他东作思南墅,愁杀江南桑苧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