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仙引

纱幔风凄,妆楼月惨,重来问字销魂。

缘底事,遽归真。千呼万呼无语,画里风姿俨若存。

弱女啼红,娇儿衣白,触目酸辛。难堪奉倩伤神。

叹失却、芦帘对咏人。

收拾芸编,表扬藻采,细勒贞珉。

自愧疏才,春风曾坐,何物能将寸意申。

数卷金经,浣薇自写,联答师恩。

形式: 词牌: 云仙引

鉴赏

这首《云仙引》是清代诗人施掌珠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凄美哀婉的画面,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开篇“纱幔风凄,妆楼月惨”,以凄凉的自然景象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与孤独。纱幔随风飘动,妆楼上的明月显得格外凄冷,这样的环境描写,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哀愁。

接着,“重来问字销魂”一句,点明了主人公再次来到这里,寻找着曾经的回忆与情感寄托,却只能感受到深深的失落与痛苦。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

“缘底事,遽归真”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面对命运的无情安排,她似乎在追问,为何要如此?为何要离开?这不仅是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千呼万唤无语,画里风姿俨若存”描绘了主人公在内心深处与逝者对话的情景。即使对方已不在身边,但那份风姿依然清晰地存在于她的记忆之中,无法抹去。这种情感的执着与坚韧,令人动容。

“弱女啼红,娇儿衣白,触目酸辛”通过描述周围环境中的弱小生命,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内心的酸楚与无奈。孩子们的啼哭与白色衣物,都成为了触动她心弦的敏感元素,让整个场景更加充满哀愁与悲凉。

“难堪奉倩伤神。叹失却、芦帘对咏人”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失去伴侣的深深遗憾与痛苦。她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与对方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失去的痛苦,让她感到难以承受。

最后,“数卷金经,浣薇自写,联答师恩”则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选择以佛教经典和文学创作来慰藉心灵,表达对师长的感激之情。这种自我疗愈的方式,既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失去后的复杂心情,以及她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努力。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爱情、亲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让人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与坚韧。

收录诗词(1)

施掌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春晚,和陆素窗姊韵

昼静帘垂,落花满地莺无语。乱愁如许。

不共春归去。伫望天涯,一带云连树。人何处。

相思难诉。分付风前絮。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青玉案.寄呈心斋先生

新凉夜散梧桐树。高阁卷帘凝伫。

人隔蒹葭谁共语。

风前短笛,柳梢残月,尽是牵愁处。

浮云富贵何堪数。转瞬韶华不如故。

去去仙源寻旧路。

青衫云鬓,红裙泪眼,总被多情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风入松.题谢文节公遗琴,奉简素江先生按谱

太和终古在人间。古调至今弹。

烬馀不朽传清散,遗琴比、埋剑重看。

文谢音容珠璧,一弹再鼓燕山。黄钟律中彻天关。

名教自安闲。雉媒鼎镬逃威地,寻芳躅、来者怡然。

如此从容风度,千秋足和薰弦。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浣溪沙.题白华夫人墨兰遗册

纫佩无由到澧湘。画眉窗下细评量。

纤纤腕底自芬芳。

仙种料非怀梦草,墨花岂是返魂香。

教人辗转思茫茫。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