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方誇金坞筑,岂料玉床摇。
国体真三代,江流旧六朝。
鞭投能几日,瓦解不崇朝。
千古燕山恨,西风捲怒潮。
此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国势变迁的感慨。开篇“方誇金坞筑,岂料玉床摇”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事物无常,甚至连最坚固的防御也难逃倾覆的命运。
接着,“国体真三代,江流旧六朝”一句,将时间轴拉长至古代的三代(夏、商、周)和六朝(东汉末年到隋朝以前),表明历史的悠久和变迁,以及对往昔国力的怀念。
“鞭投能几日,瓦解不崇朝”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力回天之感。即使是最短暂的辉煌,也终将面临瓦解,强调了时间对一切事物的侵蚀。
最后,“千古燕山恨,西风捲怒潮”一句,以燕山为背景,借“恨”和“怒潮”表达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受。燕山往昔战火纷飞,英雄辈出,如今只留下无尽的哀叹。
整首诗以沉郁顿挫之笔触,抒写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故人满江海,游子下潇湘。
梦载月千里,意行云一方。
橹声人语小,岸影客心长。
总是浮萍迹,飞花莫近樯。
家国伤冰泮,妻孥叹陆沉。
半生遭万劫,一落下千寻。
各任汝曹命,那知吾辈心。
人谁无骨肉,恨与海俱深。
地维倾渤澥,天柱折昆崙。
清夜为挥泪,白云空断魂。
死生苏子节,贵贱翟公门。
高庙神灵在,乾坤付不言。
万里云山断客魂,浮云心事向谁言。
月侵乡梦夜推枕,风送牢愁昼掩门。
苏子窖中闲日月,石郎家里旧乾坤。
朝闻夕死吾何恨,坐把春秋子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