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杖赠张从道

群木蔚苍苍,乌藤寿最长。

一朝随剪伐,千里任持将。

扣触如金石,摧残耐雪霜。

崎岖伴蜡屐,閒暇倚岩墙。

我亦筋骸乏,君方步履强。

临岐辄分赠,缟纻莫相忘。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众多树木郁郁葱葱,乌藤生命力最为长久。
一旦被修剪砍伐,它可以被运送到千里之外。
它的声音如同金石敲击,经受住严寒和风霜的摧残。
它曲折生长,常伴蜡屐足迹,闲暇时依傍山岩。
我身体疲惫,而你脚步依然稳健。
在岔路口,我总会赠送一些,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这份友情。

注释

群木:众多树木。
蔚苍苍:郁郁葱葱。
乌藤: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
寿最长:生命力最长久。
一朝:一旦。
随剪伐:被修剪砍伐。
千里:千里之外。
任持将:被运载。
扣触:声音。
如金石:如同金石敲击。
摧残:遭受破坏。
耐雪霜:能抵抗严寒和风霜。
崎岖:曲折。
蜡屐:古代的一种木底鞋。
閒暇:闲暇时。
倚岩墙:依靠山岩。
筋骸乏:身体疲惫。
步履强:脚步稳健。
临岐:在岔路口。
分赠:赠送。
缟纻:白色的麻布,这里指友情。
莫相忘:不要忘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比衬托,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诗中“群木蔚苍苍”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浓密深邃的森林氛围,而“乌藤寿最长”则点明主角——藤杖,象征着生命力极强且持久。接下来的“一朝随剪伐,千里任持将”展示了诗人对藤杖坚韧不拔的赞赏,它能经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

“扣触如金石”、“摧残耐雪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坚韧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它坚不可摧。紧接着,“崎岖伴蜡屐,閒暇倚岩墙”则描绘出藤杖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与蜡屐(一种攀缘植物)为伴,闲暇时刻依偎着岩石墙壁,显示了它顽强生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特性。

“我亦筋骸乏,君方步履强”这两句诗人转而自比,表现出自己虽然已经体力不济,但仍对那位友人的坚韧品格(“步履强”)抱有深刻的敬意。最后,“临岐辄分赠,缟纻莫相忘”则是诗人在分别之际,将这根藤杖作为礼物馈赠给友人,表达了希望彼此能够长久不忘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藤杖特性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同时也传递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丁卯春雪呈同僚

经时无甘泽,帝为元元忧。

新正得一雪,尚可期有秋。

狂风东北来,浩浩举山丘。

飞霰为先驱,繁英已绸缪。

堆深地欲蛰,舞急川争流。

沉沉西崦暮,落势漫不收。

尽移白玉京,来为帝王州。

疠鬼窘相泣,凄凉苦罢休。

旱魃亦失气,耿耿空自囚。

从兹民其康,终岁饱麦麰。

端门盛佳气,策府多英游。

谅多赞时瑞,岂独吟空愁。

金樽发清扬,思涌如云浮。

请歌丰年占,以代击壤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二贤

羲之之墨池,渊明之醉石。

人生嗜好亦天然,岂顾书淫与酒癖。

一时声价动宇宙,千古林泉记踪迹。

书固吾不能,酒亦久不吃。

支筇葱翠畔,鉴影泓澄侧。

萧然欣会间,颇类师也辟。

所慕不靳能,舍此山南宅。

形式: 古风

儿归行

儿归儿不归,朝为子母欢,暮为禽鸟飞。

故居不得返,深林安可依。

此身寂寞已如此,我母在家应忆子。

子今岂不思其亲,空有旧心无旧身。

儿归儿不归,春已暮,朝多风,夕多雨。

山虽有泉陇有黍,儿寒有谁诉,儿饥与谁语。

万物卵翼皆相随,儿今不得儿子母。

儿归儿不归,年年三月种麻时。

此声烦且悲,闻昔一母生两儿。

于已所生独爱之,麻生指作还家期。

惟憎者来爱者去,物理反覆不可知。

天公岂欲故如此,善恶报敏如埙篪。

至今哀怨留空山,长为鉴戒子母间。

岂独行客愁心颜,儿归摧痛伤心肝。

形式: 古风

入关山

轻舆兀兀乘朝晖,渐入山径行逶迤。

昨日喜与山相见,今日得与山相随。

山中老翁迎我笑,借问久矣来何迟。

答云王都富且乐,四方车马皆奔驰。

我虽疏慵亦勉强,天恩得邑方南归。

山林朝市不同调,公虽高简宜无讥。

老翁闻语更欢意,为我煮水烧松枝。

山家十钱得升酒,劝我引觞聊沃饥。

为翁一奏白雪曲,翁亦为我歌紫芝。

此声淡泊极有味,往往世俗无人知。

山中之乐有如此,嗟我舍此将焉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