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辛亥年戍守边疆时所作,表达了他远离家乡、为国效力的决心与对国家的忠诚。
首句“结束远从征,辞家已百程”,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踏上遥远征途的情景,表现了戍边将士远离故土的艰辛与毅然决然的态度。
“欲疲东海骑,渐老朔方兵”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疲惫的东海骑兵和逐渐老去的北方士兵,形象地展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苦与岁月的无情。
“井邑财应竭,藩篱势未成”则揭示了边疆地区物资匮乏,防御工事尚未完全建成的现状,反映了戍边将士面临的实际困难。
最后,“每经霜露候,报国眼常明”表达了诗人即使历经严寒霜露,也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坚定信念,体现了他矢志不渝、忠心报国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辛生活、忠诚情怀以及对国家的无限热爱,是戚继光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