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公权登齐云楼

楼外春晴百鸟鸣,楼中春酒美人倾。

路傍花日添衣色,云里天风散佩声。

向此高吟谁得意,偶来闲客独多情。

佳时莫起兴亡恨,游乐今逢四海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晴朗的春日,窗外百鸟齐鸣,楼内美人在宴席上倾倒美酒。
路边花朵在阳光下增添衣裳般的艳丽,云间清风吹散了佩戴的铃声。
在此高声吟诗,谁能体会其中意趣,偶尔来的闲客却独自多情。
美好的时光不要兴起兴亡之恨,如今逢此四海升平,宜于游乐。

注释

楼外:楼房外面。
春晴:春天晴朗的天气。
百鸟鸣:各种鸟儿鸣叫。
楼中:楼房里面。
春酒:春天酿制或饮用的酒。
美人倾:美人倾倒酒杯。
路傍:道路旁边。
花日:花开的阳光明媚的日子。
添衣色:使衣物颜色更加鲜艳。
云里:云彩之中。
天风:自然界的清风。
散佩声:分散了佩戴饰品的声音。
向此:面对这样的景象。
高吟:高声吟诵诗歌。
得意:领会诗的意境。
偶来:偶然来到。
闲客:闲适的客人。
独多情:独自怀有深情。
佳时:美好的时刻。
莫起:不要兴起。
兴亡恨:对国家兴衰的遗憾。
游乐:游赏玩乐。
今逢:现在遇到。
四海清:天下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之景。开篇“楼外春晴百鸟鸣,楼中春酒美人倾”两句,通过对照楼内外的景象,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宴会场景。楼外百鸟齐鸣,构成了一幅热闹的自然画卷;而楼中则是美酒与美人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愉悦而又奢华的氛围。

接着“路傍花日添衣色,云里天风散佩声”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勾勒出了人物活动的空间感。路旁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更添了一抹生动之色;而云里的天风,则是自然界中柔和的音乐,与人们佩带的饰物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

诗人随后提问“向此高吟谁得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独自享受与感慨。而“偶来闲客独多情”一句,则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这份美景美酒所持有的复杂情感。

最后,“佳时莫起兴亡恨,游乐今逢四海清”两句,是诗人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希望将这种快乐延续下去的心愿。这里的“四海清”,不仅指自然景观之美,也象征着心灵世界的澄明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宴会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享受和珍视,以及对时光流转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的哲思。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高仆射罢节度让尚书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

暂辞八座罢双旌,便作登山临水行。

能以忠贞酬重任,不将富贵碍高情。

朱门出去簪缨从,绛帐归来歌吹迎。

鞍辔闹装光满马,何人信道是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敏中洛下即事

昨日池塘春草生,阿连新有好诗成。

花园到处莺呼入,骢马游时客避行。

水暖鱼多似南国,人稀尘少胜西京。

洛中佳境应无限,若欲谙知问老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梦得

纶阁沈沈无宠命,苏台籍籍有能声。

岂唯不得清文力,但恐空传冗吏名。

郎署回翔何水部,江湖留滞谢宣城。

所嗟非独君如此,自古才难共命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