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泉山谢自然传后

暂谪归天固有程,虚皇还召赴三清。

箫歌近向峰头合,羽驾低临洞口迎。

自换玉衣期上帝,岂关金格注生名。

门人未得随师去,云外空闻好住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暂时贬谪回天界本有定数,虚无的仙帝召唤我去三清宫。
在山峰之巅,乐声渐渐汇合,羽车低低降临洞口迎接我。
我期待着更换仙衣,与上帝相会,这与生死簿上的记录无关。
我的弟子们未能跟随我离去,只能在云外听闻我在此处生活得很好。

注释

暂谪:暂时贬谪。
固有程:原本的安排。
虚皇:虚无的仙帝。
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
箫歌:仙乐。
峰头:山峰之巅。
羽驾:羽翅装饰的车辆,象征仙人的出行工具。
洞口:仙洞入口。
玉衣:仙人的服饰。
上帝:指仙界的主宰。
金格:生死簿,道教中记载人生死的册子。
生名:生死簿上登记的名字。
门人:弟子。
随师去:跟随老师。
好住生:美好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翔的作品,题目为《题金泉山谢自然传后》。诗中充满了道教的色彩和仙境的意象。

“暂谪归天固有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返回天界有一种宿命般的必然性,彰显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虚皇还召赴三清"中的“虚皇”指的是道教中的最高神灵,而“三清”则是道教中最为高洁的仙界,这里表明了诗人被召唤至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接下来的"箫歌近向峰头合,羽驾低临洞口迎"描绘了一种仙乐与仙车来迎接的情景,“箫歌”是道教中常用来迎神的乐器,而“羽驾”则是仙人乘坐的轻盈飞行之物,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于仙界到来的热切期待和迷醉般的描绘。

"自换玉衣期上帝,岂关金格注生名"一句中,“玉衣”象征着纯洁无暇,而“上帝”则是至高无上的神灵。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渴望以最为纯净的形态呈现在神灵面前的愿景,以及对于能够在仙界留下名号的期待。

最后,“门人未得随师去,云外空闻好住生”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还未能达到仙境,但仍然能听到来自云端、即仙界传来的美好生活的声音。这两句流露出一种既有所追求又带有一丝落寞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个人对于超脱凡尘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道教修养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无限憧憬。

收录诗词(28)

李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麻姑山庙

险翠峨霄压上游,大仙曾向此幽求。

云埋三级坛空在,月照千寻水自流。

偃盖鹤还清露滴,古池龙睡碧莲秋。

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魏夫人归大霍山

受锡南归大霍宫,众真同会绛房中。

裘披凤锦千花丽,旆绰龙霞八景红。

羽帔俨排三洞客,仙歌凝韵九天风。

元君未许人先起,更待云璈一曲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魏夫人受大洞真经

太极仙公降上清,为传三十九章经。

先教稽首承明诏,次遣斋心向洞冥。

妙句只令岩下读,真文不许世间听。

宝函钿轴披寻遍,始驾龙车谒帝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小有王君别西域总真

从事明真入洞台,便祛秋骨致仙材。

绛宫玄圃皆寻遍,龟岫龙洲尽到来。

闻启玉皇过九奏,教诏金液语千回。

谓言得道轻离别,重感师恩泣更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