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漕行部过湘岸有作因次其韵

春晚得新霁,草木日夜绿。

阳光初蔽亏,野暝或单复。

美人浮湘波,领此入蓬屋。

故放归帆迟,更呼渔火续。

穷探物精华,尽付诗凡目。

忆昨欣晤对,令我忘休沐。

剧谈酒行希,危坐兵卫肃。

相思正倚楼,所寄忽累幅。

瑰辞堪买贫,轶韵和难属。

自从楚骚兴,悲些逮差玉。

后来数唐人,欸乃岩隈宿。

世无梁昭明,斯文又谁录。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晚上雨后初晴,草木在日夜中变得翠绿。
阳光开始减弱,野外的暮色时而单一,时而重叠。
美丽的女子漂浮在湘江上,带着这美景进入简陋的小屋。
故意让船帆归航缓慢,还呼唤渔火继续照亮。
深入探索万物的美好精华,都倾注在我的诗篇中。
回忆昨天的愉快相聚,让我忘记休息。
热烈的交谈和畅饮稀少,大家严肃地坐着谈话。
思念之情正倚靠在楼上,书信的到来却意外地频繁。
华丽的辞藻能换取贫穷,但超逸的韵律难以匹配。
自从楚辞兴起,悲伤的情感延续到屈原的《离骚》和宋玉的《九辩》。
后来唐代诗人也多有吟咏,他们在岩穴边过夜。
世间若无像梁昭明那样的才子,谁能记录这些文采呢?

注释

新霁:雨后初晴。
野暝:野外的暮色。
蓬屋:简陋的小屋。
故:故意。
瑰辞:华丽的辞藻。
楚骚:指楚辞中的《离骚》。
梁昭明:南朝文学家梁元帝萧绎,以博学多才著称。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新鲜景象,诗人陈傅良在欣赏湘岸边草木翠绿的同时,感受到阳光透过云层时的明暗变化,野外的暮色时而单一时而重叠。他想象着美丽的女子泛舟湘江,这情景让他流连忘返,甚至推迟了归帆的时间,还呼唤渔火增添诗意。诗人深入自然,将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回忆起与友人畅谈的美好时光,酒意微醺,气氛庄重。

他倚楼遥想,朋友的来信突然送到,字句优美,犹如瑰宝能解贫困之忧,但这样的佳作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回应。诗人感叹自楚辞以来,诗歌创作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如屈原的《离骚》、《天问》等,以及唐代诗人的吟咏,都在湘水边留下了痕迹。然而,没有像梁昭明那样的才子来编纂整理,这些文采可能就会被遗忘。

整首诗以景生情,借湘岸之景抒发怀人之情,同时对文学遗产的传承表达了忧虑,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感慨。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宁国守郑少卿景望

一日一度过短墙,三日风雨挠我觞。

天球河图在东序,保障茧丝分晋阳。

我欲从之苕水远,搔首不见月满廊。

笑看儿女罗列拜,老人星下烧夜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怀同舍石天民编脩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

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

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

以君懒于书,我岂望得当。

永怀十年别,动止曾莫详。

君貌今何如,孰与我老苍。

就使白发同,脚力谁弱强。

日饭米多少,饮酒可几觞。

尚能甘寝耶,比之昔对床。

嫂氏亦晚景,吾妇伯姊行。

为君过客频,膏沐当不常。

有儿若干人,已未胜冠裳。

但要能应门,勿问鄙与臧。

一纸细说似,慰此遥相望。

末乃及田舍,何有还何亡。

丞郡禄已厚,岂不可小康。

忆昔夜梦君,托交少年场。

竦身而掀髯,眸子烱烱光。

依然论时事,悲壮泪以滂。

我方闭门嬉,谒至即暂忙。

婆娑松竹下,细数秋叶黄。

旧志益凋落,群书半遗忘。

请君勿他及,却使我意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折子明提刑自湘中以诗问讯用韵酬之

久立天涯咏式微,胡然华发尚□□。

□□□望归簪履,便冀君恩到盖帷。

当世岂无君子论,□□□□□人诗。

湘中一似桐乡好,安得扁舟著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牡丹和潘养大韵

看花喜极翻愁人,京洛久矣为胡尘。

还知姚魏辈何在,但有欧蔡名不泯。

夕阳为我作初霁,佳节过此无多春。

更烧银烛饮花下,五陵佳气今方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