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绿水青山,红尘闹市。一大藏教,满眼满耳。
这里有人拣辨得出,入则个个归元,出则无无不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一边是"绿水青山"的宁静自然,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清净与禅意;另一边则是"红尘闹市"的繁华喧嚣,代表世俗生活和纷扰。"一大藏教"暗指佛教教义深奥广大,充满了智慧与指引。
诗人强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些人能够深入领悟佛法,进入其中后,个个都能找到回归内心本源的道路,即禅定与觉悟。而出世后,他们的言行举止也能体现出佛家的无我境界,即无论在何处,都能保持一颗无分别心,做到"无无不是",即处处皆是道,无处不自在。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式的禅宗诗,通过自然与城市的对比,表达了禅修者的心境和修行的智慧。释惟一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禅理,体现了宋代禅宗诗歌的特点。
不详
三十年前,无交涉处有交涉。
三十年后,有交涉处无交涉。
须无交涉,饮恨难忘,含悲含笑一炉香。
节届中秋,凉飙四起。万里无云,一天如洗。
明皎皎月上孤峰,香拂拂桂飘庭际。
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昔日不生,今日不灭。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
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
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人人头顶天,脚踏地,眼里放光,鼻孔出气,与他诸佛诸祖无别无异。
因甚握节当胸,听我谩你。
莫有不被谩□么,我且问你,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毕竟是祖意是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