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选胜园林兴未阑,拿舟飞出小溪湾。
光摇一碧回环水,翠挹三清远近山。
似惜雨晴天恰好,真忘名利日长闲。
松筠不锁神仙境,携得烟霞满袖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表达。开篇“选胜园林兴未阑,拿舟飞出小溪湾”两句,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既有壮丽园林又蕴含着静谧小溪的画面,诗人驾舟而行,如同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
接着“光摇一碧回环水,翠挹三清远近山”两句,更是以流动的水光和层叠的山色,营造出一种灵动之美。这里的“三清”,通常指代道教中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个境界,也可能是对山境的形象化表达,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景物的美,更透露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似惜雨晴天恰好,真忘名利日长闲”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的抒情。诗人以“似惜雨晴天”来比喻自己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珍视,而“真忘名利日长闲”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最后,“松筠不锁神仙境,携得烟霞满袖还”两句,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将自然之美与自己的心灵世界相结合。这里的“神仙境”,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也可视作对外在山水景观的美好寄托。而“携得烟霞满袖还”则是对这次体验的总结,诗人似乎要将这份美丽与神秘带回现实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和艺术加工,将读者引入一个既富有自然生机又充满超凡情怀的意境之中。
不详
闻君早晚趋宁化,尚有新诗别故人。
试问几程端可到,还忧半载不相亲。
伤心岁律峥嵘暮,解事梅花摘索新。
去去冰霜频莫厌,庭闱和气即如春。
岁暮怀家客,通宵不自娱。
诸兄得意否,老母有欢无。
已谢交朋远,犹思弟妹孤。
吾身不足念,为此一嗟吁。
夜半雨忽作,朝来云又晴。
林花洗幽艳,池水湛虚明。
草色侵衣湿,山光入座清。
茅檐正幽寂,啼鸟两三声。
野外望中阔,遥山宛转随。
小溪芳草合,高树古藤垂。
鸟过惊风疾,云行度岭迟。
回头失归路,还问老农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