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长沙王侍郎

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

天泽逼来逢圣主,辞林盛去得书生。

云妆岳色供吟景,月浩湘流递政声。

美化事多难讽诵,未如耕钓口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文星逐渐显现照耀着朝廷之星,都仰望它带来甘霖滋润万民之心。
在上天恩泽的笼罩下,恰逢圣明君主,辞官归隐的学者也带走满腹经纶。
云雾装点山色,成为诗人吟咏的美景,月光洒在湘江,传递着政令的声音。
美好的事物众多难以尽述,不如农耕垂钓时的言语清晰直接。

注释

文星:比喻有才华的人。
霖:雨露,比喻恩泽。
众情:大众的情感或期待。
天泽:上天的恩惠。
圣主:指贤明的君主。
辞林:学识渊博的人。
岳色:山色。
吟景:吟咏的对象,景色。
政声:政治上的声誉或影响。
讽诵:赞美或叙述。
耕钓:农耕和垂钓,隐居生活。
口分明:言语清晰直接。

鉴赏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唐朝所作,名为《献长沙王侍郎》。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天文图景,“文星”指的是文曲星,古人将其视作文学艺术之星。诗人借此星象来表达对文学才华的赞美和向往。射台星则是古代用以观测天气变化的星宿,这里被用来比喻文学才能如同雨露般滋润万物,充满了对文化艺术的渴望。

“天泽逼来逢圣主,辞林盛去得书生。”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当政者的敬仰之情。通过“天泽”和“圣主”的字眼,传达出一种对权力者文治的期待与尊崇。同时,“辞林盛去得书生”一句,则显示了诗人对学识渊博、才能杰出的士子给予高度评价。

“云妆岳色供吟景,月浩湘流递政声。”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美景。通过“云妆岳色”和“月浩湘流”的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情怀壮阔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美化事多难讽诵,未如耕钓口分明。”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谦之词。他认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虽然有所建树,但是在传达高远理想和深邃情感方面仍有不足。通过“美化事”一语,可以看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未如耕钓口分明”则表露出诗人对于更为清晰、直接的表达方式的向往。

整首诗流露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通过精致的意象和巧妙的语言游戏,传递出一种对文学、政治乃至宇宙天道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献池州牧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献郑给事

化行邦域二年春,樵唱渔歌日日新。

未降诏书酬善政,不知天泽答何人。

秋登岳寺云随步,夜宴江楼月满身。

他日朱门恐难扫,沙堤新筑必无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

还乡夫子遇贤侯,抚字情知不自由。

莫把一名专懊恼,放教双眼绝冤雠。

猩袍懒著辞公宴,鹤氅闲披访道流。

犹有九华知己在,羡君高卧早回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献新安于尚书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

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

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

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