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殿画驴图

海波激撞日月动,琼楼玉宇红云拥。

忠良不顾社稷摇,圣明忘却山河重。

太平将军倦戍边,春风四海且上元。

宣和殿上如市廛,黔驴直到君王前。

黔驴之技止于是,君王用意徒为尔。

转头朔漠边尘围,騕袅骅骝尽羞死。

寒冰朔雪徒步趋,当时客梦知何如?

二百年后看图画,令人感恻长嗟吁。

形式: 古风

翻译

海浪冲击,日月为之动荡,美轮美奂的宫殿被红云环绕。
忠诚贤良之人不顾国家动荡,圣明君主忘记了江山的分量。
太平将军厌倦了边疆守卫,春风中全国共庆元宵佳节。
宣和殿内繁华如集市,黔地的蠢驴直闯君王眼前。
黔驴的把戏仅此而已,君王的心思也只是虚有其表。
局势逆转,北方边境被尘土包围,骏马都因羞愧而死去。
寒冬冰雪中艰难行走,当时的梦境如今又如何呢?
两百年后,观画感叹,让人悲从中来,深深叹息。

注释

激撞:强烈冲击。
琼楼玉宇:形容宫殿华丽如仙境。
社稷:国家。
山河:江山。
太平将军:指守边将领。
上元:元宵节。
黔驴:比喻外行或无能之人。
朔漠:北方沙漠。
騕袅骅骝:骏马。
客梦:游子的梦。
图画:历史画卷。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宣和殿画驴图》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寓意深远的画面。首句“海波激撞日月动,琼楼玉宇红云拥”以海浪冲击日月的壮观景象开篇,象征着朝廷的宏大气象。然而接下来,“忠良不顾社稷摇,圣明忘却山河重”揭示了朝廷内部可能存在的忽视国家安危与民生疾苦的问题。

“太平将军倦戍边,春风四海且上元”暗示了将军疲于守边,而朝廷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忽视了边疆的危机。“宣和殿上如市廛”进一步描绘了宫中的奢靡,将殿堂比作喧闹的市场,暗指权贵们的腐败。“黔驴直到君王前”运用寓言,讽刺君王被小人蒙蔽,黔驴之技无非于此。

“黔驴之技止于是,君王用意徒为尔”直接点出君王的无知和小人的狡猾。随后,“转头朔漠边尘围,騕袅骅骝尽羞死”预示了战乱的来临,骏马也为国破家亡感到羞耻。“寒冰朔雪徒步趋”则展现了百姓在艰难困苦中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当时客梦知何如?二百年后看图画,令人感恻长嗟吁”,诗人借历史的视角,感慨万千,表达对过去时代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哀叹。整首诗通过画面的描绘和寓言的运用,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衰败,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历史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幽兰咏

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

翠露沉沉玉环冷,忘言坐视空山春。

几回清梦度荆楚,欲问三闾杳无所。

空将幽意寄离骚,暮云凄堕湘皋雨。

古怀潇洒千馀年,忠义漫作虚语传。

人间蜂蝶何翩翩,抚卷对花空自怜。

形式: 古风

柯博士竹图

先生元是丹丘仙,迎风一笑春翩翩。

琅玕满腹造化足,须臾笔底开渭川。

我家只在山阴曲,修竹森森照溪绿。

只今榛莽暗荒烟,梦想清风到茅屋。

今朝看画心茫茫,坐久忽觉生清凉。

夜深明月入高堂,吹箫唤来双凤凰。

形式: 古风

柯博士画竹

湖州老丈久已矣,近来墨竹誇二李。

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

奎章学士丹丘生,力能与丈相抗衡。

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

人传学士手有竹,我知学士琅玕腹。

去年长歌下溪谷,见我忘形笑淇澳。

我为爱竹足不閒,十年走遍江南山。

今日披图见新画,乃知爱竹亦如我。

何当置我于其下,竹冠草衣相对坐,坐啸清风过长夏。

形式: 古风

盆中树

橐驼已矣树多病,后世谁能谕官政?

盘根银节入盆盂,岂伊妡生之本性?

童童结盖拥绿云,皮肤转卷生虫纹。

幽人重之如重宝,置诸座右同佳宾。

时时玩赏勤拂试,要做人前好颜色。

自怜无路接春风,惭愧荆榛得甘泽。

人言此树受恩爱,我独悲之受其害。

既无所资无所求,何故矫为阿媚态?

嗟哉木命既有亏,其所玩者何为奇?

君不见石家珊瑚高且贵,今日根株在何地?

又不见李家花木比异珍,于今野草秋烟昏。

姚黄魏紫誇艳美,看到子孙能有几?

人生所重重有德,耳目之娱何足齿?

我知万物各有缘,胡不听之于自然?

平原太谷土无限,樗栎能与天齐年。

此树那宜此中种,器小安能成大用?

愿君移向长林间,他日将来作梁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