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池新雨后,清兴一何赊。
有客过颜巷,无贫似阮家。
白醪聊泛蚁,黄菊未开花。
既至休辞醉,君其奈岁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希深雨后见过小池》,描绘了雨后小池塘的清新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相聚的闲适时光。"碧池新雨后,清兴一何赊",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雨后池水的碧绿与心境的清爽。"有客过颜巷,无贫似阮家",借用典故,表达朋友来访的喜悦,暗示了友人如古代贤士颜回或阮籍般清贫而高雅的品格。"白醪聊泛蚁,黄菊未开花",进一步描绘了饮酒赏景的场景,酒虽清淡,但足以助兴,黄菊未开则显出时令的早秋,更添了几分静谧。
最后两句"既至休辞醉,君其奈岁华",诗人劝慰朋友,既然相聚,不妨尽情畅饮,不必过于忧虑岁月流逝,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
牲牢奠商后,典籍讲秦馀。
大法存无外,群英乐自如。
时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
一叶与风舞,已知天地情。
将令百果实,竞振群虫声。
陶令欲收秫,豳人思誓觥。
更吟君丽句,谁为写钟评。
园林固足胜,景著必人贤。
将泛杯中物,远分湖水泉。
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易醉缘多病,陪公愧少年。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争传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