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

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

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

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

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

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

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

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大道上欢歌笑语满溢,春天的都市计时的漏刻显得格外漫长。
游人尽享白昼时光,明亮的月色也逊色于灯火辉煌。
鱼形锁开启翔凤之门,皇帝的车驾离开建章宫。
宽阔的街道上奏响宏大的音乐,各种福祉伴随着名贵的香料气息。
仙子般的乐队来到金殿,人们环绕着美丽的玉堂。
必定有人偷偷学习美妙的舞蹈,从此开始模仿新的装扮。
引导陪同着朝廷大事,礼仪官员排列在四方。
愿将天地的长久寿命,一同献给君王,表达敬意与祝福。

注释

上路:大道。
笙歌:音乐和歌声。
春城:春天的都市。
漏刻:古代计时工具。
游人:游玩的人们。
昼日:白天。
明月:明亮的月亮。
灯光:烛火或灯笼。
鱼钥:鱼形的锁。
翔凤:飞翔的凤凰,象征吉祥。
龙舆:皇帝的车驾。
建章:汉代宫殿名。
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广乐:大型的音乐。
名香:名贵的香料。
仙伎:像仙女一样的乐师。
金殿:豪华的宫殿。
都人:京城的人们。
玉堂:华丽的殿堂。
偷:偷偷学习。
妙舞:优美的舞蹈。
新妆:新的妆容或服饰。
奉引:引导陪同。
三事:古代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里泛指朝廷大事。
司仪:负责礼仪的官员。
万方:各方,全国各地。
愿将:希望献给。
天地寿:比喻长久的寿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颇具盛唐气派。开篇“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即营造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夜市景象,再通过“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表达了夜晚的明亮与繁华。而后“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则描绘了皇家车驾的豪华与神秘。"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则是对宴会上各种娱乐活动和吉祥气氛的描述。

接着,“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展示了宫廷内外的盛况,而“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则展现了女性角色的活跃与美丽。"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显示出宴会上的隆重和严肃。

最后,“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祝福之情,希望皇帝能享有长寿,与天地共久远。整首诗通过对夜宴场景的精彩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盛世美好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明君梦帝先,宝命上齐天。

秦后徒闻乐,周王耻卜年。

玉京移大像,金箓会群仙。

承露调天供,临空敞御筵。

斗回迎寿酒,山近起炉烟。

愿奉无为化,斋心学自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

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缘溪转翠华。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

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

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

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