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皇家在春天举行修禊仪式,新建的宫殿中充满了游乐的景象。
贤明的君主移驾凤辇,太子也从龙楼出游。
诗赋的才华盖过了陈王的作品,酒杯中的液体如同洛河之水流淌。
金铜铸的人像捧着宝剑,装饰有彩绘的船只离岸而去。
宫阙倒映在苑树之中,天池的水照见了帝王的冕旒。
帝王的诏书高悬在云端,象征帝王的恩泽遍布整个皇城。

注释

故事:古代的一种习俗,以祈福消灾。
修春禊:古代春天举行的祓禊仪式,以消除不祥。
新宫:新建的宫殿。
豫游:游乐,娱乐活动。
凤辇:古代皇帝乘坐的华丽车驾。
太子:帝王的儿子,通常指继承人。
陈王:指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以其文才著称。
洛水流:洛河,古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宴会的盛况。
金人:铜铸的人像,这里可能指守卫或陈列的雕塑。
画鹢:装饰有彩绘的船。
冕旒:古代帝王、诸侯的礼帽,象征尊贵和权力。
宸章:帝王的诏书或御笔。
云表:云端,象征高远。
垂象:象征性的迹象或征兆。
皇州:对京城的称呼,意指皇室所在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春季的洗礼活动,表达了对君主和太子的颂扬之情。开篇两句“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描绘出一幅欢乐祥和的景象,通过“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强调皇室成员参与其中的尊贵与威严。“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则透露出宴会上诗酒融为一体的情趣。金人捧剑、画鹢回舟等细节,展现了仪式上的庄重和场面的繁华。

随后,“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用景物描绘出宫殿的壮丽与水面反射下的光彩。最后,“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则是对帝王威仪和影响力的无限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画面描述和精巧的辞藻构筑,展现了皇家春禊活动的盛况,以及诗人对于君主及其家族成员的尊崇之情。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明君梦帝先,宝命上齐天。

秦后徒闻乐,周王耻卜年。

玉京移大像,金箓会群仙。

承露调天供,临空敞御筵。

斗回迎寿酒,山近起炉烟。

愿奉无为化,斋心学自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

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缘溪转翠华。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

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

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

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

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

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

祖席倾三省,褰帷向九州。

杨花飞上路,槐色荫通沟。

来预钧天乐,归分汉主忧。

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