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淅淅西风作晚凉,惊人节物又重阳。
频年此会成千里,环坐如今共一觞。
且把黄花开笑口,莫因白发搅愁肠。
人生聚散浑无定,来岁那知在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重阳节气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生聚散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淅淅西风作晚凉”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秋风送爽的场景,而“惊人节物又重阳”则指出了重阳(即中国传统节气中的白露之后的第二个节气,也是秋季的一个重要时段)给人们带来的凉意和自然界的变化。
在“频年此会成千里,环坐如今共一觞”这两句中,诗人回忆起往年的聚会,感叹时光流逝,如今才能得以重聚。这里表达了对友情和时光的珍视,以及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聚散无常时所产生的情感。
“且把黄花开笑口,莫因白发搅愁肠”是诗人鼓励同席的人们要享受当下的美好,不必因为年华老去而烦恼。这里的黄花很可能指的是菊花,是重阳节气中常见的一种花卉,也象征着秋天。
最后,“人生聚散浑无定,来岁那知在故乡”则深化了诗中的主题,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归属的迷茫。这里的“故乡”既可以理解为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能引申为心灵上的归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重阳节气这一特定时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友情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郎省声猷蔼搢绅,看看步武到通津。
合留北阙扶宸极,却向西溪整钓纶。
愧我暮年方谢事,羡君壮岁便抽身。
时贤莫把衰翁比,林下如君只一人。
平日衰迟众所怜,偶逢亨运亦腾骞。
七旬已过宜休矣,一出不归终溘然。
幸免烦言全晚节,且无多病恼残年。
直须更作投簪计,莫待将身到九泉。
再上归田疏,从违未可知。
方忧鹤怨我,忽喜鹿生儿。
六月事已验,千年寿可期。
我归须汝健,正要汝相随。
宋武当年迹已陈,荒台寂寞几经春。
一番栋宇从头葺,四面轩窗入眼新。
陡觉江山增气象,更添风月愈精神。
老夫无处逃炎暑,领客时来一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