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牛自牧住武夷仙掌庵(其二)

牧子疏狂早学仙,武夷更欲住千年。

已从春雨修茅屋,便拟秋风买钓船。

仙酒肯分山客醉,神丹未许世人传。

汪颠寂寞金公隐,尚想风流在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放牧的年轻人追求仙道,选择在武夷山中过着隐居生活的情景。首句“牧子疏狂早学仙”刻画了主人公不拘小节,向往仙人般超脱的生活态度。次句“武夷更欲住千年”表达了他对长久隐居的渴望,希望能在武夷山中度过漫长岁月。

第三句“已从春雨修茅屋”描绘了他在春天里利用雨水建造简陋的居所,显示出他的坚韧和对自然的亲近。第四句“便拟秋风买钓船”则预示着他计划在秋天购置一艘渔船,享受垂钓的乐趣,进一步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五、六句“仙酒肯分山客醉,神丹未许世人传”暗示了主人公可能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但并未轻易分享,保持了一种神秘而低调的修行状态。最后一句“汪颠寂寞金公隐,尚想风流在眼前”以汪颠(即道教人物)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这位牧子的敬仰,以及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谢彦昭作小像

开口临风牙齿疏,搔头向日鬓毛枯。

自知老丑成何物,谁唤良工写此图。

藜杖偶从莲社客,角巾遥迓草堂癯。

一丘一壑从吾好,试问仙人著得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吴子仁氏有斑竹杖藏之数年矣文彩烨然坚劲可爱近以赠仲温葛先生葛公得之甚喜登山临水之兴浩然不可遏也过余求诗为赋二律(其一)

数尺长筇拄过眉,云痕雨点洒淋漓。

托根霜雪生吴会,借力风雷起葛陂。

石径携归花满地,溪桥閒倚月明时。

野人素有游山癖,欲问仙翁借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吴子仁氏有斑竹杖藏之数年矣文彩烨然坚劲可爱近以赠仲温葛先生葛公得之甚喜登山临水之兴浩然不可遏也过余求诗为赋二律(其二)

前得修篁滴沥斑,湘妃泪洒几时乾。

蛟龙变化休临水,虎豹文章本在山。

孤干自怜高节迈,虚心相倚暮年安。

花村酒熟邀皆去,乌帽春风酩酊还。

形式: 七言律诗

赋梅杖(其一)

剪得孤山最旧枝,老年筋力赖扶持。

雪中拄去馀香在,月下携来瘦影随。

生长冰霜怜硬骨,摩挲苔藓露苍皮。

仙人九节休相笑,也欲看山入武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