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三首(其三)

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

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

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

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

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

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

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

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

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

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

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

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形式: 古风

翻译

三十岁时成为近臣,腰间佩戴着响铃的玉佩。
四十岁时成了乡野之人,在田间学习耕种谷物。
怎能料到十年之间,身份变化如此之快。
这样的道理本就常见,困厄与通达相互依存。
作为鱼有深水可游,作为鸟有高树可栖。
何必拘泥于一处,让自己受束缚。
将我的脚变为马,我便能在陆地驰骋。
将我的手变为弹弓,我便可猎取食物。
身体虽成异物,顺应自然内心仍满足。
有幸回归农田,怎知不是一种福分。
况且我已近老去,生命如风中之烛短暂无常。
谁能片刻之间,将心灵系于荣华或耻辱呢?

注释

三十:指三十岁。
近臣:帝王身边的亲近官员。
佩玉:古代官员或贵族佩戴的玉器,象征身份。
野夫:乡野之人,农民。
锄谷:耕种谷物。
变化:身份或境遇的变化。
速:快速。
此理:这个道理。
固:本来, 原来。
穷通:困厄与通达。
相倚伏: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为鱼:成为鱼。
为鸟:成为鸟。
高木:高大的树木。
守一方:拘泥于一个地方。
窘然:困窘的样子。
牵束:束缚。
化吾足:使我的脚发生变化。
行陆:在陆地上行走。
化吾手:使我的手发生变化。
弹:弹弓。
求肉:猎取食物。
形骸:身体。
异物:不同的形态。
委顺:顺从,接受。
心犹足:内心仍然满足。
且归农:暂时回到农田生活。
安知:怎么知道。
不为福:不是一种福气。
行欲老:年纪渐大,快要老去。
瞥若:像...一样快,比喻时间短暂。
风前烛:风中的蜡烛,形容生命短暂。
孰能:谁能。
俄顷间:片刻之间。
系:牵挂。
荣辱:荣耀和耻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生命变迁和个人的命运转折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点明仕途生涯,官至高位,佩戴华丽玉饰;紧接着“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则是官场失意后的退隐田园,转而成为一介平民。诗人通过对比官宦与农耕的巨大反差,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随后“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则是对时光易逝、命运多舛的深刻认识。诗中还通过比喻“为鱼有深水,為鸟有高木”强调了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不必拘泥于一种生活方式。

接着,诗人自述心境“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顺应与生存智慧,以及通过变换形骸来适应外界、追求生计的豁达。

最后,“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则是诗人对于能够归隐田园,摆脱世俗纷争的庆幸与满足。而“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则是对衰老人生、轻视功名利禄的心境描写。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深含哲理的生命感悟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仕途与隐逸之间选择的困惑与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正月三日闲行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永崇里观居

季夏中气侯,烦暑自此收。

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

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

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杂曲歌辞.生别离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形式: 乐府曲辞

白云期

三十气太状,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

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