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雪二首(其二)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黍酝盈瓢终寡味,石薪烘灶信奇功。

颇嫌半夜欺毛褐,却喜年来麦定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节日里,简陋的小巷显得冷清寂寥,雪花穿透窗户,带着寒风进来。
出门迎接过往的客人,知道他们并非生病,回家面对先师,因常常空无一人而感到欢喜。
虽然酒酿满瓢,但味道寡淡,用石头燃烧的火堆烘烤食物,实属奇妙的烹饪方法。
我有些厌烦半夜的寒冷侵袭我的粗布衣物,但欣慰的是,新的一年里麦子丰收在望。

注释

佳节:节日。
萧条:冷清。
陋巷:简陋的小巷。
雪穿窗户:雪花穿透窗户。
颜风:带着寒风。
过客:过往的客人。
非病:并非生病。
先师:尊敬的老师。
屡空:常常空无一人。
黍酝盈瓢:酒酿满瓢。
寡味:味道寡淡。
石薪烘灶:用石头燃烧的火堆烘烤。
奇功:奇妙的方法。
半夜:半夜时分。
毛褐:粗布衣物。
麦定丰:麦子丰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冬至雪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冬至时节陋巷中的萧瑟景象,雪花穿透窗户,寒风阵阵。诗人出门迎接客人,虽然身体并无疾病,但面对清贫的生活,内心更多的是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尤其是看到石薪烘炉的暖意和家中黍米虽少但酿出的酒已足够。诗人对于夜晚的寒冷有些许嫌弃,但欣慰于来年麦子丰收的预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朴素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冬至雪二首(其一)

一气潜萌九地中,雪花微落四无风。

初阳便有回天力,宿瘴徐看卷地空。

家酿再投犹恨薄,官酤多取定无功。

时人浅陋终无益,径就天公借一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召伯埭上斗野亭

细雨添春色,微风净闸流。

徂年半今世,生计一扁舟。

饮食随鱼蟹,封疆入斗牛。

江波方在眼,转觉此生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其一)

白发三朝旧,青山一布衾。

封章留帝所,德泽在人心。

未起讴吟切,来归顾托深。

杨公不久住,天意定难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其二)

决策传贤际,危言变法初。

纷纷看往事,一一验遗书。

富贵终何有,清贫只自如。

西州不忍过,行哭便回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