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体中归皖城,体中与余有净土之约,故诗中及之

都门与子别,携手复何时?

匹马从兹去,双鱼慰所思。

微风动宝树,朗月映花池。

此地终同往,何当怨远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宗道为友人吴体中归乡而作的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都门与子别”,简洁明了地点明了离别的场景,都门即京城的门户,与友人在京城分别,预示着离别的沉重与不舍。接着,“携手复何时?”一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再次相聚时间的深深忧虑,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匹马从兹去”描绘了友人独自一人骑马远行的画面,既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也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双鱼慰所思”则通过寄鱼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友人收到书信后能得到安慰的心愿。

“微风动宝树,朗月映花池”两句,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心境宁静的美好祝愿。“此地终同往,何当怨远离”则是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即使分离,也相信有重逢的一天,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与重逢的情感,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坚韧,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闲云馆

远径天疑隔,凭虚境自玄。

西山出树杪,南浦落尊前。

高枕羲皇上,逃名绮皓先。

凭阑一以眺,云起澹晴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周老师九首(其一)

赤舄生前事,青编身后名。

奠楹期已迫,曳履忽无声。

海宇摧隆栋,词坛丧主盟。

关情宁我辈,屑涕遍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周老师九首(其二)

供奉廿年久,传经更草麻。

生平公望郁,垂老主恩加。

国有怜三鉴,人谁续五车。

燕山今夜月,荒草咽清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挽周老师九首(其三)

灵气东南歇,平原风雨昏。

朱弦沈宝匣,白日黯重阍。

驽马曾回眄,明珠岂报恩。

山阳闻笛处,遥夜怅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