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春愁与对故园的怀念。开篇两句“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梅花在寒冷中先于其他植物展现其美丽,而在岁月更迭中变得更加繁盛。
接下来的“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美好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作为游子的孤独和无奈。这里的“客愁”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漂泊异乡、怀念家园的情绪。
中间两句“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雪后静谧的自然景观。白色的雪覆盖了树木,使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江风轻拂,则是大自然独有的节奏。
末尾两句“故园不可见,巫岭郁嵯峨”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乡愁。故园在视线之外,但内心中却无法抹去那份难以言说的眷恋。而“巫岭”一词,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意境,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雪树、江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勾勒出一个游子在异乡独自品味春天美好而又不离哀愁的心境。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百舌来何处,重重祗报春。
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
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
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
药残他日裹,花发去年丛。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
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
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