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岭

平沙浩茫茫,积岭长风吹。

射目星炯炯,扬飙烟霏霏。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

自从出关来,几日才及兹。

四出环城郭,到处长相随。

险阻自天设,从古已如斯。

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岭陲。

镇卫列两戍,士卒雄虎貔。

连营坚守备,敌人焉敢窥。

圣心犹未宁,秋巡动六师。

岂惟振威武,实欲安黔黎。

熊罴尽奋发,白日雷电飞。

独惭剑术疏,报恩将奚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沙岭的壮阔景象和边疆的紧张氛围。开篇“平沙浩茫茫,积岭长风吹”,以辽阔的沙漠和连绵的山岭起笔,营造出一种苍茫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射目星炯炯,扬飙烟霏霏”两句,通过明亮的星辰和翻滚的烟雾,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描绘了沙漠中的植被与河流,虽在荒凉之地,却也生机勃勃。诗人接着感慨“自从出关来,几日才及兹”,表达了对边疆遥远与旅途艰辛的感慨。

“四出环城郭,到处长相随”描述了边疆的防御工事和士兵的巡逻,体现了边防的严密与士兵的忠诚。“险阻自天设,从古已如斯”则表达了对自然险阻的敬畏与历史的延续性。

“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岭陲”点明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连接着历史上的重要通道。“镇卫列两戍,士卒雄虎貔”赞扬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连营坚守备,敌人焉敢窥”表现了边防的坚固与威慑力。

最后,“圣心犹未宁,秋巡动六师”提到皇帝对边疆的关心与巡视,体现了君主对国家边防的重视。“岂惟振威武,实欲安黔黎”表达了皇帝不仅为了军事力量的强大,更是为了百姓的安宁。“熊罴尽奋发,白日雷电飞”以熊罴象征士兵的勇猛,比喻他们如同雷电般迅速而有力。“独惭剑术疏,报恩将奚为”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虽然剑术不精,但愿意为国效力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沙岭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边疆军事活动的叙述,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与紧张,以及对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宁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57)

李时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林御史还北京

独持使节出台端,关外人争识豸冠。

行在趋朝朝复命,辕门握手夜同欢。

北征杀气天边肃,南去霜威马上寒。

归见故人如有问,军中无事颇閒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八月初九日初闻雁

晓侍军门到夕晖,忽惊宾雁向南飞。

静流寒影迷青嶂,遥带秋声度翠微。

作阵岂防矰缴患,随阳宁为稻粱肥。

寻常不羡传书美,能使看羊仗节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驾发沙岭度阳河沿边父老来迎和黄中书韵

銮舆行处晓风和,父老来迎临大河。

六师百里迷赤岸,万马一饮无清波。

报主谁知寸心苦,临边自把长剑磨。

定须远绍甘陈绩,还遣边氓听凯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与黄中书入万全城访王主事

联辔徐行入柳阴,连云雉堞噪寒禽。

人家土屋风霜古,官府门墙树木深。

绝塞孤城千里道,旧交尊酒百年心。

垂鞭信马归营去,天净山高日未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