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

诏下如春煦,巢南志不违。

空将感恩泪,滴尽冒寒衣。

覆载元容善,形骸果得归。

无心渐季路,负米觐亲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圣旨下达如同春天的温暖阳光,我决心坚守南方的志向。
只带着感激的泪水,湿透了抵御寒冷的衣物。
天地的包容与善良,让我得以回归本真。
在无心于名利的道路上渐渐前行,肩负着孝敬父母的使命。

注释

诏:皇帝的命令或圣旨。
煦:温暖。
巢南:比喻坚守南方的决心。
违:违背。
空:只有。
冒:抵挡。
衣:衣物。
覆载:天地,指宇宙万物。
元容:原始的、本质的善良。
形骸:人的身体。
渐:逐渐。
季路:世俗的道路,暗指官场或名利之路。
负米:背米回家,形容孝顺父母。
觐亲闱:拜见父母,亲闱指父母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收到皇帝的诏书后,感受到深深恩泽之情景象。"诏下如春煦"表达了诏令温和如同春日暖阳一般,给人以温暖之感;"巢南志不违"则显示了诗人对上命的忠诚与服从。

"空将感恩泪"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接到诏书时的激动心情,他因为感激涕零,眼泪纷纷。这种感情是那么真挚,以至于他忘记了寒冷,只是在室内穿着单薄的衣物。

"覆载元容善"中的“覆载”指的是皇恩深厚如同车辆般承载着百姓,“元容善”则表明皇上的面貌温和,充满了慈祥之意。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君主的仁德。

"形骸果得归"中“形骸”指的是疲惫不堪的身体,而“果得归”说明诗人终于能够回家。这表明他因为公务劳碌,身心俱疲,但现在他可以回去休息和恢复。

最后两句“无心渐季路,负米觐亲闱”则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的景象。"无心"意味着没有特别的想法或是烦恼,而“渐季路”表明他随着季节的变化缓缓行走。"负米"指的是背负着米作为食物,"觐亲闱"则是说诗人渴望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君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归家的向往。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广陵寒食夜

广陵寒食夜,豪贵足佳期。

紫陌人归后,红楼月上时。

绮罗香未歇,丝竹韵犹迟。

明日踏青兴,输他轻薄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书小斋壁

其谁肯见寻,冷淡少知音。

尘土侵闲榻,烟波隔故林。

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

道在唯求己,明时岂陆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书王秀才壁

茅舍何寥落,门庭长绿芜。

贫来卖书剑,病起忆江湖。

对枕暮山碧,伴吟凉月孤。

前贤多晚达,莫叹有霜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书郭判官幽斋壁

不妨公退尚清虚,创得幽斋兴有馀。

要引好风清户牖,旋栽新竹满庭除。

倾壶待客花开后,煮茗留僧月上初。

更有野情堪爱处,石床苔藓似匡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