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鬓双明骨更轻,自言寻鹤到蓬瀛。
日论药草皆知味,问著神仙自得名。
簪冷夜龙穿碧洞,枕寒晨虎卧银城。
来春又拟携筇去,为忆轩辕海上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或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云鬓双明骨更轻”表达了修道者通过修炼而达到身心通透,灵魂清明的境界。“自言寻鹤到蓬瀛”则显示其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接着,“日论药草皆知味”指出这位隐士对于自然之物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赏识,而“问著神仙自得名”则透露了他通过修炼而获得了某种超凡脱俗的声名。
在下两句中,“簪冷夜龙穿碧洞,枕寒晨虎卧银城”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最后,“来春又拟携筇去,为忆轩辕海上行”表达了隐士对于自由漫游的大自然以及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向往,这里的“轩辕”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仙人轩辕黄帝,海上之行则是对远古时期神话传说的一种追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生活理想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不详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本来无作亦无行,行着之时是妄情。
老氏语中犹未决,瞿昙言下更难明。
灵竿有节通天去,至药无根得地生。
今日与君无吝惜,功成只此是蓬瀛。
解将火种种刀圭,火种刀圭世岂知。
山上长男骑白马,水边少女牧乌龟。
无中出有还丹象,阴里生阳大道基。
颠倒五行凭匠手,不逢匠手莫施为。
龙精龟眼两相和,丈六男儿不奈何。
九盏水中煎赤子,一轮火内养黄婆。
月圆自觉离天网,功满方知出地罗。
半醉好吞龙凤髓,劝君休更认弥陀。
三千馀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
须是坎男端的物,取他离女自然珍。
烹成不死砂中汞,结出长生水里银。
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