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哀愁与怀念之情。起始两句“汾河水落雁南飞,一马萧萧木脱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瑟氛围,汾河之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退去,大雁也随之南迁,而一匹孤独的马在树林中行走,木叶脱落,显现出一种凄清与寂寞。
第三、四句“苍鬓宁堪异乡别,幽人况有故园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离愁。诗人对头发斑白的老者在异乡别离时的孤独感慨,自己也是一位隐居之人,对于远离家园的悲哀感同身受。
下两句“山头日没边笳断,陇底驼鸣塞草衰”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愁绪。诗中描述了太阳在山头落下的景象,以及边疆地区特有的乐器声响和驼铃声,在荒凉的塞上,野草凋零,这些都加深了离别时的孤寂感。
末两句“千里黄云太行路,自怜北望独相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面对茫茫黄云与漫长的旅途,诗人不禁自怜,对着北方的方向产生了独立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