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海棠春·午睡》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午间梦回花间的静谧画面。
“夜来花睡何曾足。”开篇即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朵比作沉睡之人,夜晚的宁静与花朵的安眠相映成趣,暗示了午后的慵懒与闲适。
“把往事、欲抛心曲。”此句表达了主人公想要摆脱过去,寻求心灵的解脱之意。在午后的宁静中,人们往往容易回忆起往昔,而此时的心境却渴望放下这些思绪,追求内心的平静。
“欹枕小钗横,软衬芙蓉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午睡时的场景。枕头倾斜,钗饰横置,软垫上铺着芙蓉褥,营造出一种舒适而略带慵懒的氛围。
“衣痕细细肌匀肉,半醒处、咳成珠玉。”这一句进一步展现了午睡者的状态。衣物上的痕迹与肌肤的细腻形成对比,半醒半睡之间,轻咳的声音仿佛化作了珠玉般的清脆,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唤煮鹧鸪茶,烟漾纱窗竹。”最后,主人公唤人煮制鹧鸪茶,茶香与窗外竹影交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这不仅体现了对茶道的热爱,也象征着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午睡的场景与人物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