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吟

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

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如今父老偏垂泪,不见承平四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万家灯火映落日余晖,那是开元盛世的景象。
宫中官员在集市试马,舞女仿佛乘舟直上云霄。
胡人的铁骑北来只是空为主,汉皇最终西去羽化成仙。
现在老人们特别容易流泪,已经四十年没有见到太平景象了。

注释

万户千门:形容繁华的城市景象。
夕照边:夕阳下的边陲,象征傍晚时分。
开元时节:指唐朝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繁荣时期。
三市:古代的三个市集,代表繁华的市井生活。
舞女乘舟:形容舞女如同神仙般飘逸。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此处形容极乐世界。
胡骑北来: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空进主:空有归顺之意,但并未带来真正的和平。
汉皇西去:暗指唐玄宗晚年离开长安,以及安史之乱后的衰败。
竟升仙:意为去世,这里用升仙来美化死亡。
父老偏垂泪:老年人特别感伤,因为经历过太平盛世。
承平四十年:四十年的和平繁荣时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都洛阳城的繁华与落寞交织的画面。"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两句描写了晚霞下的洛阳城,万家灯火,千座门楼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丽,而“开元时节”则点出了历史的回音,提醒人们想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那是一个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时代。

"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这两句展示了当时洛阳繁华的都市生活和盛大的节庆活动。官员们在街市中试马,而舞女们则乘坐船只,在水面上载歌载舞,如同升入仙境。

然而,随后的"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两句却带来了历史的沉重感。外来的胡人(指唐朝后期的吐蕃、契丹等民族)威胁着中原,而大唐帝国的皇帝则不得不西迁避难,甚至有传言称玄宗李隆基升入仙境,这里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悲剧。

最后,“如今父老偏垂泪,不见承平四十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时代的怀念之情。现在,父亲辈的人们不禁潸然泪下,因为他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持续四十年的太平盛世。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个人对于美好过往的无尽怀念。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

记得初骑竹马年,送师来往御沟边。

荆榛已失当时路,槐柳全无旧日烟。

远自嵇山游楚泽,又从庐岳去闽川。

新春阙下应相见,红杏花中觅酒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独吟

默默无言恻恻悲,闲吟独傍菊花篱。

只今已作经年别,此后知为几岁期。

开箧每寻遗念物,倚楼空缀悼亡诗。

夜来孤枕空肠断,窗月斜辉梦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日早行

上马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

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

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霁晚景

秋霁禁城晚,六街烟雨残。

墙头山色健,林外鸟声欢。

翘日楼台丽,清风剑佩寒。

玉人襟袖薄,斜凭翠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