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早行

上马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

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

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骑马上路,衣袖微凉,穿过稻田围绕的宫墙。
半山腰的残月洒下冰冷的露珠,野风拂过,莲花瓣飘香。
远处的驿站楼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水边的树木在暮色中显得苍茫。
行人内心焦急如焚,只顾赶路,不觉中兔已跑乌已飞,时间流逝漫长。

注释

上马:骑马。
萧萧:形容马匹行走时的声音。
襟袖:衣袖。
禾黍:指稻谷。
露华:露珠。
冷:形容寒凉。
莲萼:莲花的花托,这里代指莲花。
烟外:烟雾之外。
驿楼: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红隐隐:隐约可见的红色。
渚边:水中小块陆地的旁边。
云树:被云雾环绕的树木。
暗苍苍:形容颜色深沉或光线昏暗。
行人:赶路的人。
心如火:形容心情急切。
兔走乌飞:兔子奔跑,乌鸦飞翔,比喻时间流逝。
不觉长:感觉不到时间的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早晨出行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上马萧萧襟袖凉”,开篇便以清冷的气氛营造了一种秋意。这里,“萧萧”形容秋风之声,既表现了季节之感,也给人一种孤寂凄清之感。诗人通过“襟袖凉”来突出这一点,似乎连衣摆都被凉意所充盈。

“路穿禾黍绕宫墙”,这句则转向景物描写,“路穿禾黍”指的是道路两旁长满了高粱和野草,显得荒凉而又自然。同时,“绕宫墙”则让人联想到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废,这里既有时间流逝之感,也映射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

“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这两句更是秋意盎然。月亮挂在半山之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而另一边的“一岸”则生动地描绘出野风轻拂、荷花散发着淡淡香气的情景。

“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这里的“烟外驿楼”让人想象到远处的驿站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而“渚边云树暗苍苍”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之美。

最后两句,“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诗人的内心世界被揭示出来。尽管外在环境给人以清冷和荒凉的感觉,但诗人内心却像烈火般炽热。这一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为丰富。而“兔走乌飞不觉长”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不可追回的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早行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秋霁晚景

秋霁禁城晚,六街烟雨残。

墙头山色健,林外鸟声欢。

翘日楼台丽,清风剑佩寒。

玉人襟袖薄,斜凭翠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

朝朝沈醉引金船,不觉西风满树蝉。

光景暗消银烛下,梦魂长寄玉轮边。

因循每被时流诮,奋发须由国士怜。

明月客肠何处断,绿槐风里独扬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览萧必先卷

满轴编新句,翛然大雅风。

名因五字得,命合一言通。

景尽才难尽,吟终意未终。

似逢曹与谢,烟雨思何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贵公子

大道青楼御苑东,玉栏仙杏压枝红。

金铃犬吠梧桐月,朱鬣马嘶杨柳风。

流水带花穿巷陌,夕阳和树入帘栊。

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