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倚帝山二首(其二)

兹山何独秀,万仞倚昊苍。

晨跻烟霞趾,夕憩灵仙场。

俯观海上月,坐弄浮云翔。

松风振雅音,桂露含晴光。

不出六合外,超然万累忘。

信彼古来士,岩栖道弥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这座山为何如此独特俊秀,万丈高峰倚靠在广阔的天空之中。
清晨我攀登于云雾缭绕的山脚,傍晚则在神仙居住的地方休息。
低头可观赏海上的明月,坐下来感受云朵悠然飘过。
松林间的风传来优雅的声音,桂花上的露珠闪耀着晴朗的光芒。
此地不超出天地四方之外,却能超脱一切尘世烦恼。
相信自古以来的隐士们,在这岩居生活中道行更加彰显。

注释

兹山:这座山。
独秀:特别秀丽。
万仞:形容山极高。
倚昊苍:依靠着广阔的天空。
晨跻:清晨攀登。
烟霞趾:云雾缭绕的山脚。
夕憩:傍晚休息。
灵仙场:神仙居住的地方。
俯观:低头观看。
海上月:海上的月亮。
坐弄:坐下来享受、玩味。
浮云翔:飘动的云彩。
松风:松林间的风声。
振雅音:发出清雅的声音。
桂露:桂花上的露水。
含晴光:蕴含着晴天的光泽。
不出六合外:不超出天地四方。
超然:超脱的样子。
万累忘:忘记一切世俗的烦恼。
信彼:相信那些。
古来士:自古以来的隐士。
岩栖:在山岩上居住。
道弥彰:他们的道行更加显著。

鉴赏

兹山何独秀,万仞倚昊苍。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帝山之美的赞赏与惊叹。"兹山"指的是帝山,这里的"独秀"强调了它的特殊和卓越,而"万仞倚昊苍"则形容了帝山的高大和气势磅礴。

晨跻烟霞趾,夕憩灵仙场。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帝山上的体验。"晨跻烟霞趾"表达了早上登山时天地间烟霞缭绕的美妙景象,而"夕憩灵仙场"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在这片被视为神仙居所的地方休息的情景。

俯观海上月,坐弄浮云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帝山上的心境。"俯观海上月"写出了仰望夜空中明亮的月亮,而"坐弄浮云翔"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悦和自由自在的心情。

松风振雅音,桂露含晴光。这两句诗描绘了帝山上的自然风光。"松风振雅音"传达了松树在风中发出的清脆声音,而"桂露含晴光"则写出了桂花露珠中蕴含的明净阳光。

不出六合外,超然万累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登山而达到的精神境界。"不出六合外"意味着在这个范围内,即自然和宇宙之间,而"超然万累忘"则表达了诗人通过与大自然接触而达到的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忘我状态。

信彼古来士,岩栖道弥彰。这两句诗赞颂了古代隐逸之士。"信彼古来士"表明对那些选择山林生活的前贤的信任和敬仰,而"岩栖道弥彰"则强调了他们选择山居以追求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理念。

整首诗通过对帝山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北固山望海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

跻览何所见,茫茫潮汐驰。

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

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

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

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

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

九派混东流,朝宗合天沼。

写心陟云峰,纵目还缥缈。

宛转众浦分,差池群山绕。

江妃弄明霞,彷佛呈窈窕。

而我临长风,飘然欲腾矫。

昔怀沧洲兴,斯志果已绍。

焉得忘机人,相从洽鱼鸟。

形式: 古风

缑山庙

朝吾自嵩山,驱驾遵洛汭。

逶迟轘辕侧,仰望缑山际。

王子谢时人,笙歌此宾帝。

仙材夙所禀,宝位焉足系。

为迫丹霄期,阙流苍生惠。

高踪邈千载,遗庙今一诣。

肃肃生风云,森森列松桂。

大君弘至道,层构何壮丽。

稽首环金坛,焚香陟瑶砌。

伊余超浮俗,尘虑久已闭。

况复清夙心,萧然叶真契。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

明哲良罕遇,遇君辄思齐。

挺生著天爵,自可析人圭。

河洛初沸腾,方期扫虹霓。

时命竟未合,安能亲鼓鼙。

从此罢飞凫,投簪辞割鸡。

驱车适南土,忠孝两不暌。

庐岳镇江介,于焉惬林栖。

入门披綵服,出谷杖红藜。

隐令旧闾里,而今复成跻。

郑公解簪绂,华萼曜松溪。

贤哉苟徵君,灭迹为圃畦。

顾已成非薄,忝兹忘筌蹄。

相观对绿樽,逸思凌丹梯。

道泰我长往,时清君勿迷。

王孙且无归,芳草正萋萋。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