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师道知长溪因归觐省

羁旅帝城久,逢人青眼稀。

闻君又当去,使我益思归。

佳色邻乡树,高堂望綵衣。

春流先自疾,心出片帆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我在京城漂泊已久,很少遇到赏识我的人。
听说你又要离开,让我更加渴望回家。
邻近乡村的美景如你的容颜,高堂之上期盼着你的归期。
春天的江水快速流淌,我的心就像一片扬帆的船儿飞速归乡。

注释

羁旅:长期在外漂泊。
帝城:京都。
青眼:赏识,喜爱的眼光。
稀:少。
君:你。
去:离开。
益:更加。
思归:思念回家。
佳色:美好的景色,也可指女子的美貌。
邻乡树:邻近乡村的风景或女子。
綵衣:彩色的衣服,这里代指远方的亲人。
春流:春天的江水。
疾:快速。
心:内心。
片帆飞:一片帆船疾驰,比喻心情急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送师道知长溪因归觐省》,通过对帝都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情感。

首句“羁旅帝城久,逢人青眼稀”写出了诗人在帝都漂泊多时的孤独与寂寞,甚至连能相识之人的面孔也显得稀少。这里的“羁旅”,指的是长时间的漂泊生活,“青眼稀”,则形象地描绘了异乡中的孤单。

接着,“闻君又当去,使我益思归”表达了诗人听说朋友将要离开,更加深化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在这里,“益思归”意味着离别之痛和对家乡的渴望。

“佳色邻乡树,高堂望绣衣”一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心中的怀旧。诗人不仅是在追忆故乡美丽的风光,也在向往家中亲人的温暖和关爱。“佳色邻乡树”,想象着那熟悉而又亲切的自然景观;“高堂望绣衣”,则是对远方亲人细致生活的眷恋。

最后,“春流先自疾,心出片帆飞”一句,更显出了诗人的迫切和急切。春天的河水在快速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躁动;“心出片帆飞”,则是表达了诗人想要借由那即将到来的春风,带上自己归乡的心志。

整首诗通过对帝都生活与故乡美好的对比,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和离别之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浓郁的乡愁。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杨太祝知长洲县

三吴佳县首,民物旧熙熙。

专用清谈治,非如俗吏为。

林疏丹橘迥,稻熟白芒攲。

宜使民无忘,严修太伯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朱校理知潍州

东国连年水伤稼,使君到部即行春。

茫茫四野潢污竭,郁郁万行桑柘新。

俗不好奢田器贵,狱无留系吏家贫。

齐人忽怨归朝速,自是承明侍从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盐

熬漉沧波耗,征输泽国贫。

婴罗矜赤子,运筴借能臣。

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

东南待苏息,别酒莫逡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次道知太平州

狼汤春流满,芜湖候吏迎。

旌旟晓日丽,钲鼓野风清。

暂喜红尘远,休嗟素发生。

专城方四十,自古以为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