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次道知太平州

狼汤春流满,芜湖候吏迎。

旌旟晓日丽,钲鼓野风清。

暂喜红尘远,休嗟素发生。

专城方四十,自古以为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狼汤春水满溢,芜湖官员迎接
旗帜在晓日中亮丽,钲鼓伴着野外清风
暂时欣喜远离尘世喧嚣,不必哀叹白发生
主掌一城之地仅四十里,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荣耀

注释

狼汤:形容春水充沛的样子。
芜湖:地名,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
候吏:等候迎接的官员。
旌旟:旗帜。
钲鼓: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发号施令。
红尘:指世俗尘世。
素发生:白发,指年老。
专城:独自掌管一城。
四十:这里指面积或范围。
自古以为荣: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荣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和对远方旅人的祝愿。

“狼汤春流满”一句,以狼汤河水满为背景,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芜湖候吏迎”则透露出诗人与官吏相送的情景,芜湖可能是当时的一个地名。

“旌旟晓日丽”中,“旌旟”指的是旗帜,在这里形容其在清晨阳光下的鲜明美丽。“钲鼓野风清”则描绘出自然界清新的声音和风景,"钲鼓"是古代军用乐器,这里可能比喻着远方传来的送别之声。

“暂喜红尘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但同时也为能够远离世俗纷扰而感到一时的快慰。“休嗟素发生”中,“休嗟”意为勿要悲伤,“素发生”则是希望朋友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保持纯洁无暇。

“专城方四十”指的是太平州城池周长仅有四十里,虽小却自有一份独立的气概。“自古以为荣”则表明这座小城自古以来就因其独特而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计先辈尉宗城

红尘久帝城,高价动公卿。

竹柏寒方茂,骅骝老更成。

冰霜驱马瘦,书剑束装轻。

丞相虚东阁,遥知倒屣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齐学士知荆南

汉家太守治才高,楚国山川气象豪。

旗旆逶迤蟠梦泽,楼船赑屃压江涛。

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祀叔敖。

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何万下第归蜀(其二)

失意流年老,残春对夕阳。

可堪临远道,更复举离觞。

花柳已萧索,云山复渺茫。

西风如有意,音信勿相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何万下第归蜀(其一)

十上终无就,才高定复论。

清时守儒术,白首在丘园。

远树隐残日,孤烟生暮村。

扬鞭万里去,几许不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