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义妇(其二)

淮阴妇人何决烈,貌好如花心似铁。

杀身沈子须臾閒,身虽已死名不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淮阴义妇(其二)》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描绘淮阴妇人的决烈与忠诚,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与勇敢。

“淮阴妇人何决烈”,开篇即点明主题,以“何决烈”三字直接表达了对淮阴妇人行为的赞叹与敬佩。接着,“貌好如花心似铁”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妇人的外貌比作娇艳的花朵,而内心则比作坚不可摧的钢铁,形象地展示了她外表柔美与内在刚强的双重特质。

“杀身沈子须臾閒,身虽已死名不灭。”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描述了淮阴妇人在面临生死抉择时的壮烈之举。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在短暂的时间内便完成了。尽管她的身体已经消逝,但她的精神和事迹却永远流传,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整首诗通过对淮阴妇人英勇行为的描绘,不仅赞扬了她的高尚品质和牺牲精神,也传递出了一种对于忠诚、勇敢与自我牺牲价值的深刻思考。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北神烈妇

海水犹可泛,君身不可犯。

淮水犹可潴,君名不可污。

鸾凤犹可驯,冰霜犹可亲。

不是云閒月,即是月边云。

形式: 古风

赠子瞻(其一)

翰林主人其姓苏,左臂不任十上书。

几年乞得江与湖,吴中父老争欢呼。

玉堂金户不肯居,肯来南郭寻樵夫。

樵夫所识山与水,除此如何论奇伟。

八月十五钱塘江,海门山下潮头起”。

形式: 古风

赠子瞻(其二)

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

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田谋常丰。

乃与徒役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

溉田不知几万夫,其田立变为膏腴。

世世可知无旱枯,吴人衣食常有馀。

有馀之人善可趣,官司亦可省刑诛。

无穷之利谁与俱,前有白傅后有苏。

翰林如此能成务,吴人叩额呼为父。

未知何处立生祠,定是吴山行坐处。

翰林却过淮之东,无人不看眉阳公。

玉堂气貌将以恭,又到南城寻老农。

仍使尊中酒不空,玉泉最好白醅醲。

便将玉水倾喉咙,须臾醉倒无忧翁。

老翁虽醉不敢迂,记得杭州三事书。

欲毗舜智皋陶谟,事防沮隔有所拘。

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

譬如雷雨动天衢,旷然霈然而廓如。

无分草木与虫鱼,一时奋振皆沾濡。

满堂饮酒尽欢娱,更无一人泣向隅。

老农虽然无所逋,愿同众口齐欢呼。

形式: 古风

赠子瞻(其三)

昔者益州牧,意欲见杜微。

不能以身往,使人舆致之。

虽用为谏议,待士礼已非。

而况君房辈,端坐呼子陵。

子陵胸中气,直与青云平。

岂肯为人屈,彼亦徒骄矜。

孰如扬州牧,自处逊与恭。

德不矜其盛,事不矜其功。

南郭已三顾,迂身为衰翁。

以手书所问,视面叹厥容。

移时能立语,避乘乃鞠躬。

不知古之人,几人能如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