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公宴(其一)

五马非从乐,西城念劝功。

翠帷低映水,红旆不胜风。

叶脱青山静,云归碧落空。

淹留尽佳兴,新月渐朦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五匹马并非为了享乐而来,而是为了西城的功业而思索。
绿色的帷幕低垂倒映在水面,红色的旗帜抵挡不住强劲的风势。
树叶落下,青山显得格外宁静,白云归去,天空一片碧蓝空旷。
在此停留,尽享美景,新月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

五马:指代官员或使者。
非从乐:不是为了享乐。
西城:某个西部的城市或地区。
念劝功:思考或期待建立功绩。
翠帷:绿色的帷幔,可能指代宫殿或营地的装饰。
低映水:倒映在水面。
红旆:红色的旗帜。
不胜风:抵挡不住风力。
叶脱:树叶凋落。
青山静:青山寂静。
云归碧落:白云归向蓝天。
空:空旷。
淹留:长时间停留。
佳兴:美好的兴致。
新月:初升的月亮。
渐朦胧:逐渐变得模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五马非从乐"表明诗人不随世俗之马追求物质享受,而是选择了自己的精神寄托。"西城念劝功"则显示出一种对历史或功业的怀念,但这种怀念并没有影响到诗人的隐居生活。

翠帷低映水,红旆不胜风。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翠帷"通常指的是绿色的窗户或门帘,这里用来形容山谷中清澈的水面;"红旆"则是指旗帜,但在这里它已经被风吹得不再飘扬,显现出一种无力感。

叶脱青山静,云归碧落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美丽。秋天的树叶脱落后,山谷变得更加寂静;而云朵在蓝色的山谷间飘逸,增添了一份自然之美。

淹留尽佳兴,新月渐朦胧。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享受。"淹留"意味着停留,"佳兴"是指美好的心情;而"新月渐朦胧"则描绘出夜幕降临,新月升起时那朦胧的美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隐居生活状态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初到洛中书怀

三十馀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

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

太平触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别一章改韵同五诗呈尧夫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山阿。

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窝。

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柯。

得丧非吾事,何须更寤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别聂之美

客宦常漂泊,离怀徒自劳。

贫无衣换酒,空有涕沾袍。

木叶寒犹在,江湖暮更豪。

行舟远不见,赖有片帆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别韵一首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

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

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