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来教谓尚文再和只有梅花知之句甚动野夫寻梅之兴复和一章昶亦奉和请教(其二)

冻云四划天地凝,一口嚼碎万里冰。

借天欲赏梅花国,天许先生无吝色。

白头中坐太极圈,醉点万花归未得。

天心子半知者难,一枝笑撚随归鞍。

乾坤万古有真兴,梦中说梦空痴暝。

定山老我徒尔思,此乐惟许先生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冬日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界的寒冷与梅花的生机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首句“冻云四划天地凝”,以“冻云”为引子,勾勒出一片寒冷凝重的天空,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冻结了,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一口嚼碎万里冰”,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比作能够吞噬万里的冰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严寒时的坚韧不屈和对自由的渴望。

“借天欲赏梅花国,天许先生无吝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希望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欣赏到那片被冰雪覆盖的梅花世界,而上天似乎也给予了他慷慨的恩赐,没有丝毫的吝啬。这里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更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接下来,“白头中坐太极圈,醉点万花归未得。”诗人想象自己坐在太极图中央,沉浸在醉人的花海之中,但最终却未能真正融入其中,这既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也是对追求过程中的遗憾与执着的描绘。

“天心子半知者难,一枝笑撚随归鞍。”这两句则通过“天心子”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理解的难度,以及在追寻过程中的一丝幽默与自嘲。同时,梅花“一枝笑撚随归鞍”的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

最后,“乾坤万古有真兴,梦中说梦空痴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永恒生命力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尽管梦境与现实往往难以区分,但真正的激情与追求却能穿越时空,照亮心灵。

“定山老我徒尔思,此乐惟许先生知。”诗人以“定山老”自喻,感叹自己虽有深思,却难以达到真正的领悟,唯有像“先生”那样,才能真正领略到这份快乐与智慧。这不仅是对自身境界的反思,也是对理想追求者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理想与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来教谓寻梅之约已订然不知此中梅易得否李贞伯和章虽有相寻不难之句然亦约莫之言耳故更和一章问尚文土人云昶为贞伯解围遂亦不揣和奉一章然亦不知更为约莫之言否也(其三)

江山雪冷冻欲凝,梅花万壑藏深冰。

数枝何处更江国,淡影无香亦无色。

看花须看花未开,公欲寻梅寻便得。

徒然约莫寻本难,白头烂醉空吟鞍。

李君平生亦清兴,未始归途日空暝。

公才自出人所思,那得李君真不知。

形式: 古风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来教谓从者云此地故少梅追念旧乐怅然兴怀复和一章昶亦奉和一章以答从者(其四)

人间一理万物凝,夏虫底用多疑冰。

我曾烂赏万花国,每谓乾坤总形色。

梅花肯欲为公寻,江北江南皆可得。

指灯为火谅不难,不然枉跨城东鞍。

万紫千红总佳兴,影响前头路空暝。

高斋独坐几深思,此意我知公亦知。

形式: 古风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来教谓尚文寻梅诗比类精绝思致深远但微近相亵不可为训更和一章为老梅写怀请教亦不知老梅之怀果如此否也(其五)

草窗万物生意凝,梅花岂惮霜与冰。

平生不解作倾国,古淡只随真本色。

春风自许先群芳,岂是群芳同未得。

古今何许真赏难,风花荡满青骢鞍。

万紫千红总佳兴,老眼梅花肯孤暝。

乾坤此意君且思,物各付物谁大知。

形式: 古风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来教谓陈师召太常久稽和章以此见促昶亦以太常非久稽者以全取胜故耳故揣太常之意亦奉和一章(其六)

诗坛四野冻云凝,重兵十万屯坚冰。

梅花相遇几敌国,战酣落日天无色。

相持不胜不肯休,不是老梅禁不得。

太常先生岂和难,手持巨槊横吟鞍。

养威自待有馀兴,一鼓坐收天地暝。

诗家老将须更思,仁者无敌何人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