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开元宫图

西湖春动风泠泠,歘忽鼓瑟窥湘灵。

夫君要眇降云軿,椒堂桂栋罗芳馨。

春城日逝崦嵫暮,幽梦重门锁花雾。

玉箫声沈凤飞去,迸入秋风五陵树。

至人高怀视云浮,昔者金屋今丹丘。

白鹤来下明月楼,知有王乔飞舄游。

仙人好幻多戏剧,海变桑田莲变碧。

百灵呵护融风息,依旧琼台绛宇炫耀云五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景,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仙境景象。开篇以“西湖春动风泠泠”点出地点与季节,春风轻拂,湖面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歘忽鼓瑟窥湘灵”一句,运用音乐与神话元素,暗示了一种神秘而美妙的场景,仿佛是湘水女神在湖边弹奏瑟琴。

“夫君要眇降云軿”中的“夫君”可能指的是某位尊贵的男性角色,他乘坐着云车降临,与“椒堂桂栋罗芳馨”的描述相呼应,展现了豪华而芳香的宫殿景象。这不仅体现了物质的富足,也暗示了精神层面的高雅与和谐。

“春城日逝崦嵫暮,幽梦重门锁花雾”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梦境的朦胧,春日的时光如同夕阳西下般渐渐消逝,而梦境中的花园则被一层薄雾所笼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梦幻色彩。

“玉箫声沈凤飞去,迸入秋风五陵树”中,“玉箫声沈”与“凤飞去”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宁静美好,后者则带着一丝离别与远行的意味。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转换,展现了从春到秋的季节更替,以及生命旅程中的起起伏伏。

“至人高怀视云浮,昔者金屋今丹丘”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思考。这里的“至人”指的是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他们能够超越世俗,以高远的视角看待世界的变化。

“白鹤来下明月楼,知有王乔飞舄游”描绘了一幅仙鹤飞翔、月光照耀的仙境画面,暗示了与神话人物王乔的相遇,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仙人好幻多戏剧,海变桑田莲变碧”通过仙人的变幻莫测,以及自然界的变迁,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变化不居的感慨。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最后,“百灵呵护融风息,依旧琼台绛宇炫耀云五色”总结了整个场景,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以及超凡脱俗的仙境景象。这里的“百灵”象征着各种灵性生物的保护与和谐共处,而“琼台绛宇”则是对仙境的美称,通过“云五色”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绚丽多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充满幻想的西湖春日仙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神话传说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17)

邓文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字:善之
  •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 生卒年:公元1258年至1328年

相关古诗词

寄普福讲寺住持无公

净土谈玄屡款扉,平生我亦悟毗尼。

天台道在毗陵记,庐阜神交惠远师。

度岭白云飞锡处,散花清昼说经时。

西南峰下龙泓路,曾记山房旧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圆觉天台教寺

大圆觉境清凉地,要阐毗卢贝藏开。

飞锡不妨随鹤下,蟠桃曾见有龙来。

相逢定性三生路,尽了尘心万劫灰。

忆我初年慕禅蜕,石桥烟雨过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俞观光赴义塾师

越山岚翠俯青溪,念子怀归岁屡移。

乘兴未寻安道宅,传经且下仲舒帷。

稻粱秋足飞鸿外,灯火凉生积雨时。

东老收书兼好客,何人诗写石榴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张繇所画霜林云岫图

惭余生也晚,未能识君颜。

宿秉川岳气,时发胸臆山。

涧壑自回互,溪林若萦环。

云光映天色,秋叶舒锦斑。

室中有扬子,向晚启玄关。

何如尘外侣,日夕相与还。

悠悠个中意,未许落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