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

偶因冷节会嘉宾,况是平生心所亲。

迎接须衿疏傅老,祗供莫笑阮家贫。

杯盘狼籍宜侵夜,风景阑珊欲过春。

相对喜欢还怅望,同年只有此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颇具亲切与温馨之感。开篇“偶因冷节会嘉宾,况是平生心所亲”两句表达了在寒冷的节气中,与知心朋友相聚的喜悦,"冷节"指的是春分或秋分后不久的时节,天气回冷,而"嘉宾"则是贵客、尊贵的宾客,这里指的是诗人心目中的亲近之人。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不仅描绘出季节的凛冽,更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接着“迎接须衿疏傅老,祗供莫笑阮家贫”两句,则是表现诗人对待朋友的真诚与尊重。"须衿"即是古代的一种衣物,常用来比喻寒冷;"疏傅"则是一种礼节,即在迎接尊长时所做的恭敬之举;"阮家贫"暗示诗人家庭的清贫,但并不以此为耻反而是坦然接受。诗人通过这样的写法,不仅展现了对朋友的尊重,更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

“杯盘狼籍宜侵夜,风景阑珊欲过春”两句,则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热烈气氛。"杯盘狼籍"形容宴席上杯盘杂乱,不加整理,反映了宾主尽欢的场面;"宜侵夜"意味着应在夜深人静时分继续宴饮,以享受这难得的聚会时光;"风景阑珊欲过春"则是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似乎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聚会,留住即将消逝的美好时光。

最后,“相对喜欢还怅望,同年只有此三人”两句,表达了对友谊深厚而难得的珍惜。"相对"指的是面对面的交谈;"喜欢"则是喜悦之情;"怅望"是一种对于美好时光不能长久的哀愁;"同年只有此三人"则是在强调这几位知心朋友在诗人一生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尽管岁月匆匆,但这样的友谊是难能可贵的。

整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真挚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朋友之深情厚谊,对生命中难得美好时光之珍视。此诗语言自然、情感真挚,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也是他温馨情怀的一次生动表达。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酬南洛阳早春见赠

物华春意尚迟回,赖有东风昼夜催。

寒缒柳腰收未得,暖熏花口噤初开。

欲披云雾联襟去,先喜琼琚入袖来。

久病长斋诗老退,争禁年少洛阳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

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

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

慰老资歌笑,销愁仰酒浆。

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须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闇向雨中移。

夜长祗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

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

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沈吟亦感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

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

绿酝香堪忆,红炉暖可亲。

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