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闇向雨中移。

夜长祗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

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

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沈吟亦感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日复一日,岁月无休止,风雨中季节悄然而变。
漫长的夜晚只会让忧心的人感到困倦,寒冷的秋天先让疲惫的旅客察觉。
两页彩色信纸挥洒着飘逸的笔墨,清脆如玉的声音激扬着高雅的言辞。
没有忧虑,没有疾病,身居高位富贵,为何还要低吟深思,感叹时光呢?

注释

暮去朝来:从傍晚到早晨,表示时间的推移。
无歇期:没有停息的时候,形容时间不断流逝。
炎凉:指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这里指季节的变化。
闇向:暗中,悄悄地。
祗合:只应该,只会。
愁人:心中有忧愁的人。
瘦客:形容身体消瘦或生活艰辛的旅人。
彩笺:彩色的信纸,常用于书写诗词或书信。
逸翰:飞动的笔墨,形容书法飘逸。
寒玉:形容声音清脆如冷玉撞击。
振清辞:振作清新的文辞,指吟诗或发言。
无忧无病:没有忧虑和疾病,形容生活安逸。
身荣贵:身份高贵,地位显赫。
沈吟:低声吟咏,深思熟虑的样子。
感时:对时代或时事有感触。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在凉爽的空气中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开篇“暮去朝来无歇期”表达了时间流逝不息,日夜相继而不停歇。接着“炎凉闇向雨中移”,则是说夏日的炎热与秋日的凉爽在雨水中交替着转换。这两句勾勒出一个季节更迭的画面。

“夜长祗合愁人觉”中的“祗合”指夜深人静,诗人在这样的夜晚感到愁绪满怀,这种愁绪可能是由秋天所特有的萧瑟气氛引起。“秋冷先应瘦客知”,则是说秋季的寒凉更早地向那些体弱多病的人示警,诗人自比为“瘦客”,表达了对秋天的敏感和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描绘了诗人在这静谧的夜晚,以飘逸的笔触书写,发出清脆如玉的声音。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映衬出秋天给予他的灵感和创作激情。

最后,“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沈吟亦感时”表达了尽管诗人自身无忧无虑,又享有荣华富贵,但在这样的深秋之夜,他仍然沉醉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之中。这反映出了诗人超越个人境遇,对宇宙万象有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

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

绿酝香堪忆,红炉暖可亲。

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酬皇甫宾客

闲官兼慢使,著处易停轮。

况欲逢新岁,仍初见故人。

冒寒寻到洛,待煖始归秦。

亦拟同携手,城东略看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酬皇甫宾客

玄晏家风黄绮身,深居高卧养精神。

性慵无病常称病,心足虽贫不道贫。

竹院君闲销永日,花亭我醉送残春。

自嫌诗酒犹多兴,若比先生是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