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六十一)

壁画枉用色,不如脱空佛。

住法比无住,阴中对白日。

不信有无言,看取波罗蜜。

形式: 偈颂

鉴赏

此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体现了佛家禅理。首句“壁画枉用色,不如脱空佛”暗示世间纷扰,如同墙上绘画一般繁复无实,而真正的觉悟在于超然物外,如同虚空中自在游走的佛祖。

次句“住法比无住,阴中对白日”则表达了禅宗对于“住”与“不住”的辩证思维。在佛法中,“住”意味着执着,而“不住”则是超越世间束缚的境界。诗人以阴阳交替之象,暗喻真理永远存在,却又超越了一切有形无形之物。

末句“不信有无言,看取波罗蜜”进一步阐述了佛法中的中道思想和般若智慧。“不信有无言”意味着不执着于语言文字的表象,而是追求超越言语的真理;“看取波罗蜜”则是在提倡通过观察和领悟般若波罗蜜多(即是空性智慧)来达到这种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偈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邃的佛学思想,引导读者超越世间烦恼,追求心灵的清净与解脱。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六十二)

昔日在有时,常被有人欺。

一相生分别,见闻多是非。

已后入无时,又被无人欺。

一向看心坐,冥冥无所知。

有无俱是执,何处是无为?

有无同一体,诸相尽皆离。

心同虚空故,虚空是我师。

若论无相理,惟我父王知。

形式: 偈颂

诗偈(其六十三)

见时如不见,闻时如不闻。

喜时如不喜,瞋时如不瞋。

一切尽归如,自然无我人。

形式: 偈颂

诗偈(其六十四)

人有五般花,花兰变成香。

氤氲满故宅,供养本爷娘。

有人见不识,报道十月桑。

外尘一念爱,合成五色囊。

囊中起三柱,柱上有千梁。

梁变成地狱,地狱作天堂。

缘个一群贼,自作自消亡。

纵令存草命,何时还故乡?

文字说定慧,定慧是爷娘。

何不依理智,逐色在他乡。

早须归大宅,孝顺见爷娘。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诗偈(其六十五)

斋须实相斋,戒须实相戒。

有相持斋戒,到头归败坏。

败坏属无常,从何免三界。

形式: 偈颂 押[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