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一夕玩月

月拟来宵好,吾先今夕遭。

才升半壁许,已复一轮高。

迁坐明相就,群飞影得逃。

望秋惟有此,彻夜敢辞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今晚的月亮似乎格外明亮,我却要在今晚先欣赏。
月亮刚刚升起一半,就已经显得很高了。
我移动位置以便更好地欣赏,鸟儿们也因此得以避开月光。
在这个秋天的夜晚,只有月亮值得我长久凝望,我整夜守候也毫无怨言。

注释

月:月亮。
拟:似乎。
宵:夜晚。
好:明亮。
吾:我。
先:先于。
今夕:今晚。
升:升起。
半壁:一半天空。
许:大约。
复:再。
一轮:一轮明月。
高:高挂。
迁坐:移动位置。
明相就:以便更好地欣赏。
群飞:鸟儿们。
影:影子。
逃:避开。
望秋:望着秋天的夜晚。
惟有:只有。
此:月亮。
彻夜:整夜。
敢辞劳:无怨无悔地守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前一个晚上与朋友们赏月的场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

"月拟来宵好,吾先今夕遭"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明月夜的喜悦之情,并决定提前享受这份美好。"才升半壁许,已复一轮高"则描绘出月亮逐渐升起,光芒越来越盛的景象。

"迁坐明相就,群飞影得逃"中,“迁坐”指的是调整座位以便观赏月亮,“明相就”则是形容月亮与人之间亲近无间的状态。而“群飞影得逃”则是在强调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份美丽,连飞鸟的投影也似乎要逃离这一切。

"望秋惟有此,彻夜敢辞劳"表达了诗人对这份赏月之乐的珍视,以及愿意彻夜不眠地享受这种美好,不认为是辛劳。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和赏月时的情境刻画,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细腻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中秋前一夕雨中登双溪叠嶂已而月出二首(其二)

双溪叠嶂旧知名,投老初登眼不醒。

一雨飞来四天黑,乱云遮断万峰青。

急呼月色开秋色,夺得昭亭与敬亭。

自笑诗翁犹狡狯,不饶山鬼弄精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中秋前一夕雨中登双溪叠嶂已而月出二首(其一)

州在三峰最上头,上头高处更高楼。

都将万壑千岩景,堆作双溪叠嶂秋。

晚雨才收山尽出,暮天似水月如流。

敬亭堪喜还堪恨,领得风光揽得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中秋前一夕携酒与子仁侄登多稼亭

月忽飞来堕我傍,我还飞入月中央。

如何桂树许多影,不隔冰轮些子光。

自古中秋多苦事,非风即雨断人肠。

醉来不信寒欺酒,露湿杯盘冻作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于白马山下

匆匆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

莫道对床容易著,试思分手几何年。

长亭更放金荷浅,后夜谁同璧月圆。

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