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和韵

物有小而智,虚檐寄微缕。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风雨。

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

去面类汤网,取象得羲罟。

丝吐虽非蚕,蝇视有如虎。

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间万物虽小却智慧,于简陋屋檐间藏匿微小生命。
它们不介意天地之大,如何抵挡风雨侵袭。
蜜蜂和蝎子敢于自我牺牲,螳螂也不敢轻视它们。
它们的行为如同鱼网般细腻,模仿出伏羲的渔具。
虽然丝线并非出自蚕的吐丝,但蝇虫看来却像猛虎一般可怕。
真正的巧妙并非人力所为,连金针女也感到羞愧无比。

注释

物:事物。
小而智:虽小却聪明。
虚檐:简陋屋檐。
微缕:微小生命。
了不:完全不。
介:介意。
风雨:风雨侵袭。
蜂虿:蜜蜂和蝎子。
投:牺牲。
螳螂:昆虫。
侮:轻视。
去面:行为方式。
汤网:鱼网。
取象:模仿。
羲罟:伏羲的渔具。
丝吐:吐丝。
蚕:蚕虫。
蝇视:在蝇虫眼中看来。
如虎:像猛虎。
真巧:真正的巧妙。
人为:人力。
羞煞:使...感到羞愧。
金针女:擅长刺绣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蜘蛛的巧妙与力量,小而智慧,通过虚构的檐角上微小的线索来捕捉猎物。诗中指出,即使是如此细小的生物,也能不被天地间的风雨所干扰,这种能力令人惊叹。蜂虿虽然自身微弱,但仍敢自投于网中,而更强大的螳螂却不敢冒犯蜘蛛。这显示了蜘蛛狡猾机智,能够制伏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

诗中的“去面类汤网,取象得羲罟”进一步描绘了蜘蛛编织网的巧妙,就像古代的羲罟一样精细与严密。蜘蛛吐丝虽然不如蚕虫,但它的目光却有着虎一般的威猛。

最后,“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表达了对自然中这种巧夺天工的技艺的赞叹,同时也带有一种哀愁,因为即便是最精细的人类手艺(如金针女所指代的织造技艺),也难以与蜘蛛的自然本能相比。

这首诗通过对蜘蛛生态特性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李曾伯对于大自然中微小生命智慧和力量的观察与赞美。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题张医谕活庵

用药如用兵,命医犹命将。

医良则身安,将良则师壮。

表里孰虚实,存亡在俯仰。

能出康济方,忧虑危急状。

活法虽指间,活机寓心上。

活国与活人,一忠乃可仗。

我愿将皆方虎医扁仓,四海生民举无恙。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题范蠡五湖图(其一)

色美示来鉴,功成思去谋。

桂棹与兰桨,羔袖而狐裘。

夏姬宜去楚,妲己肯归周。

恤纬寸心在,铸金千古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范蠡五湖图(其二)

美妇天下有,忠臣古来稀。

去国不洁名,避世良知几。

宁侣我舟楫,毋著君宫闱。

平生万事足,偕老五湖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推篷梅轴(其一)

玉奴梳洗罢,半面露新妆。

江岸数枝影,篷窗一罅香。

横披含晓色,卧对压春芳。

庾岭几多力,剡溪方寸长。

萧然临水月,即之贯冰霜。

老出墨池手,清入诗人肠。

孤梢亚篱落,全树嗤玉堂。

故旧解后见,隽永约略尝。

熏羞篆鼎供,醉梦纸帐傍。

赖君润色工,著我怀袖藏。

太繁厌易启,所取廉毋伤。

谁为语逋逊,持此同相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