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宣城三首(其二)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南水乡图景。开篇“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翠绿中夹带着淡红色的蓼科植物和洁净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这里的“未白”与“初红”暗示了季节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细腻感受的能力。

接着,“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景致的独特情怀。诗人似乎在强调,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这片水乡的风光都是一样的美丽,都能激发人们相同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平和与稳定。

第三句“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中,“马嘶晓月”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宁静,而“思闲厩”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紧接着,“帆挂秋光足便风”描绘了一幅行舟在秋日和煦阳光中顺风航行的情景,给人以轻松自如的感觉。

最后两句“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诗人通过“寄语路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在告诫行人不要多问。随后的“锦衣归去一衰翁”则是一幅岁月流转中人物形象的描绘,既有对往昔辉煌生活的回忆,也透露出一种淡定的生世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精致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种超越时空、跨越心境的美好意境。

收录诗词(13)

李含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典宣城三首(其一)

戛云秋翼健磨天,九万修程孰可肩。

五马幸归乡国路,百城初认钓鱼船。

馀霞绮阁方池上,宿霭人家叠嶂前。

多感圣君垂异宠,力思报效向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河北行

为儒还解著征衣,远戍沙连白草齐。

雁阵不冲羌笛怨,狼烟微认塞云低。

荞花露湿堆空堑,蓼水泓澄截古堤。

渐近界河分内外,野禽嘐戛路东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相国寺晚钟

高韵出重城,林梢鹤梦清。

九衢方月晓,四野复霜晴。

会有神仙听,能无魍魉惊。

寒山深洞口,依约片云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内翰王同年

回翔青琐已多时,四海归荣更是谁。

通籍禁中参凤阁,司言天上焕龙墀。

修文礼乐源何大,振笔云雷泽益滋。

若把王褒颂勋业,未如际会遇昌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