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秀才游吴国

西江东注急,孤棹若流星。

风浪相随白,云中独过青。

他时谁共说,此路我曾经。

好向吴朝看,衣冠尽汉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滔滔西江水迅猛向东流,孤单的小舟如同划过的流星。
风浪伴随翻滚一片白,云层中船儿独自穿越青空。
将来谁能与我共谈这段经历,这条路我曾经亲身走过。
最好向着吴国的都城望去,满朝的官员都穿着汉家的衣裳。

注释

西江:指长江下游段的江西境内流域,这里泛指大江。
东注:向东流去。
孤棹:孤独的小船,棹指船桨,代指船。
流星:形容船行之快,像流星划过。
风浪:水面的风和波浪。
相随白:风浪混合看起来一片白色,形容浪花翻滚。
云中:高空中的云层间。
独过青:船只独自穿过青色的天空,形容航行的高远。
他时:将来的时候。
共说:一起谈论。
此路:指经过江面的这段旅程。
曾经:以前经历过。
好向:最好是朝着。
吴朝:古代吴国的朝廷,这里泛指江南地区的政权。
衣冠:服饰,借指官员或士人。
汉庭:汉朝的朝廷,这里比喻文化或政权的正统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怀旧情深的意境。诗人以西江东注急和孤棹若流星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旅途中的孤独与迅速,风浪相随白则是外界环境的动荡不安,而云中独过青,又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他时谁共说, 此路我曾经"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独自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感慨。最后两句"好向吴朝看,衣冠尽汉庭"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眷恋,希望回到那个时代,欣赏当时的繁华与礼仪。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和超脱之志。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泰禅师归南岳

石龛闲锁白猿边,归去程途半在船。

林簇晓霜离水寺,路穿新烧入山泉。

已寻岚壁临空尽,却看星辰向地悬。

有兴寄题红叶上,不妨收拾别为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益公归旧居

旧隐终牵梦,春残结束归。

溪山无伴过,风雨有花飞。

片石留题字,孤潭照浣衣。

邻僧喜相接,埽径与开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秘上人

谁喜老闲身,春山起送君。

欲凭莲社信,转入洞庭云。

道路长无阻,干戈渐不闻。

秋来向何处,相忆雁成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乾康禅师入山过夏

由来喧滑境,难驻寂寥踪。

逼夏摇孤锡,离城入乱峰。

云门应近寺,石路或穿松。

知在栖禅外,题诗寄北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