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隐终牵梦,春残结束归。
溪山无伴过,风雨有花飞。
片石留题字,孤潭照浣衣。
邻僧喜相接,埽径与开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送益公归旧居》。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惆怅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描绘。
“旧隐终牵梦,春残结束归。”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朋友即将重返旧日隐居之地感到不舍,似乎还在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春天即将过去,朋友也要结束这次短暂的聚会,回到自己的老家。
“溪山无伴过,风雨有花飞。”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离去后的孤独感受。诗人想象朋友在没有伙伴陪伴的情况下穿越溪谷和山峦,而即使是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也能看到美丽的花朵随风飘散,显得格外凄凉。
“片石留题字,孤潭照浣衣。”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一种寄托和纪念。朋友在临别之际,在一块石头上留下了文字,而诗人的内心深处,也如同那清澈的泉水中映照着自己洗涤的心灵。
“邻僧喜相接,埽径与开扉。”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相会之可能的期待。朋友和邻近的僧侣都能保持联系,这条小径也将是通往彼此心灵的道路,为的是日后再次打开心扉,重续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于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谁喜老闲身,春山起送君。
欲凭莲社信,转入洞庭云。
道路长无阻,干戈渐不闻。
秋来向何处,相忆雁成群。
由来喧滑境,难驻寂寥踪。
逼夏摇孤锡,离城入乱峰。
云门应近寺,石路或穿松。
知在栖禅外,题诗寄北宗。
白首从颜巷,青袍去佐官。
只应微俸禄,聊补旧饥寒。
地说丘墟甚,民闻旱歉残。
春风吹绮席,宾主醉相欢。
两论久研精,龙安受请行。
春城雨雪霁,古寺殿堂明。
白发老僧听,金毛师子声。
同流有谁共,别著国风清。